朱婷婷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工作,创新打造“荷娃之家”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阵地,推动救助保障优化升级、提质转型,促进了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目前,我市先后被列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全国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被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
我市全面摸清全市困境儿童底数,系统整合闲置农村校舍、空宅等资源,在全市21个镇街合理布局建设10个“荷娃之家”,为全市困境儿童提供物质保障、精神关爱、安全权益、公益托管等全方位关爱服务。创新实施“儿童需求清单-阵地资源清单-服务项目清单”三单联动对接机制,组织村(社区)儿童主任、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全面摸排、掌握全市困境儿童监护状况、学习生活需求与心理状态,建立一人一档台账。依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护童成长”体系建设和全国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为全市1300余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精准匹配服务内容,设计差异化项目,实现底数清、需求明、无遗漏。
我市强化队伍建设,以民政部门为主导,打破政策、行业、数据壁垒,集成团委、妇联、教体等部门及第三方机构、志愿队伍等各方力量,构建“专业社工+志愿者”全方位、多层次守护体系。采取定向招募、购买服务等措施,组建涵盖人大代表、教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元身份的“手牵手儿童关爱志愿服务团”,300多名志愿者为困境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司法保护、监护照护等暖心服务。坚持公益优先、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理念,整合集聚政校社企多方资源,与110余家学校、企业签订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打造困境儿童关爱共同体。依据“需求画像”,联合眼视光机构推出“荷娃明眸守护行动”,为193名困境儿童提供免费验光配镜服务;联合医疗机构为226名儿童开展先心病免费筛查治疗;联合保险公司推出“关爱美丽女孩”专项保险,为573名困境女童提供每人保额10.5万元的意外险,护航困境女童安全成长。
我市还积极打破传统帮扶局限,注重困境儿童综合素养提升,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开展特长培养、科普实践、思政教育等活动,将“荷娃之家”打造成为延伸学校教育、拓展社会实践、促进全面发展的协同育人新阵地。聚焦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需求,强化家校社医联动,持续开展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为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贴心服务,培养积极向上心态,促进健康向阳成长。坚持以民政部“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主题活动为契机,选派资深心理辅导师进驻“荷娃之家”,定期开展困境儿童家庭监护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按照高、中、低风险分级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干预,累计开展监测评估6400余人次。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讲等措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有效应对压力。强化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协作和支持,健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与转诊网络,针对特殊个案启动“专家会诊”机制,提供精准化、专业化干预措施。截至目前,累计服务中高风险困境儿童300余名,69个困境家庭亲子关系得到改善,帮助9名孤独症儿童走出“心灵之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