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主动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聚焦“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多元施策,全力推动“银发经济”从“基础服务”向“品质发展”跨越。目前,全市打造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镇14个、省级医养结合机构典型案例8个。
我市坚持以医养融合为基础,构建全链条养老服务网络,夯实“银发经济”发展支撑,引领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形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养老机构126家、医养结合机构13家,建成养老床位4828张。我市积极打造“服务特色化、医养智慧化、康复一体化”运营模式,依托光大美铭温泉康养小镇、“滕为老”社区养老品牌,整合文化、旅游、养老、医疗资源,培育医养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建设现代特色康养善城。此外,聚焦老年人需求升级,推动企业向银发产业延伸,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做优老年生活用品,大力发展老年健康食品,创新农养结合模式,进一步推动康养体育融合,激发“银发产业”活力引擎。
我市大力推进外延式招商,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以翔宇医疗为龙头,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深耕中医生活化项目,探索“中医药+”赋能银发路径,以省首批中医生活化试点为契机,推动“中医药+”与“银发经济”深度融合。目前,全市中医特色医养机构达到13家,构建“1个县级中医药康养中心+21个乡镇服务站+N个社区/村服务点”三级网络,培育10余项特色中医疗法。
我市积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依托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组建健康产业学院,累计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7753人,培训养老护理员2000余人次。健全培养机制,墨乡圣府康养中心获批山东省养老协会首批备案培训机构,形成“边培训边上岗、边学习边实践”常态化培养模式。积极举办滕州市医养康复技能大赛,组织2024年度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承办全国康复医学学术交流会议,邀请700余名专家参会,带动45万人线上学习,拓宽行业视野,切实提升医养领域人才供给质量与专业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