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爱好者们在赏析讨论 渠青 摄
影展现场人头攒动 渠青 摄
观赏第六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心境变迁间,我对这场“青春与影像双向奔赴的展览”有了深切体悟。先前我总以为摄影展不过是遴选些“美”与“震撼”的画面陈列,到现场才知,这如“青年影像河流”般的展览,奔涌着时代潮声,也迸发着青春热情,我的认知实在狭隘。
初观展品时满心茫然,那些由青年摄影人跨越传统与数字、真实与虚拟创造的独特表达,让我频频驻足——这究竟在传递什么?他们秉持鲜明文化自觉与创新意识,在艺术与科技融合中展现的奇思妙想,起初真叫我摸不着头脑。索性逐一看完每幅作品的阐释,再回头对照画面细品,才发现这些影像既是可对话、可参与、可沉浸的综合性视觉语言,也是他们构建叙事、抒发情感、介入社会现实的载体,迷雾渐散间,竟慢慢品出了门道。
最令我意外的,是这群年轻创作者的深厚底蕴。他们既扎根中国大地,捕捉乡村振兴、科技自强、文化传承的动人瞬间;也面向世界和未来,用影像探讨身份认同、生态伦理等全球性议题。这份将文化积淀、哲学思考与人文情怀熔铸于镜头的能力,让每幅作品都成了对人、自然与未来的深刻叩问。循着他们的创作历程与文字注解再赏作品,此前的懵懂全然褪去,反倒对现代摄影的情感表达有了全新认知,真切体会到“后生可畏”的分量。
要知道,这些作品可是从数万份投稿中精挑细选而来,能入选已是实力证明。读着作者简介里的思考,感受着他们字里行间既具传统厚重、又含未来律动的创作,以及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与艺术本体的自由探索,实在令人折服。
庆幸能在家门口观赏这般“让中国故事在镜头里拔节生长”的高水准展览。
潮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