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 报道
每天清晨,东郭镇大堂门村67岁的老党员李子湖收拾干净自家小院后,便前往村里的小广场开始清扫,村民们在他的带动下也纷纷加入义务劳动的队伍。
调解邻里矛盾、义务宣讲党史、手抄党史资料、协助村委工作……虽然年近七旬,但李子湖始终牢记使命,扎根农村基层积极发挥余热。
“是党培养教育了我,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要冲锋在前,为群众带个好头。”提起自己的党员身份,李子湖总是一脸的骄傲。
李子湖1974年入伍,到宁夏当兵。在部队期间,他爱上了读书,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还被评为班里的学习标兵。他不仅学习积极,在部队的各项工作也表现得特别突出,当兵6年,他得到连队嘉奖5次,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好评。
退伍后,李子湖选择回到家乡,他希望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回村后,李子湖担任大堂门村民兵连长,并被选举为村“两委”委员。李子湖把村里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遇到困难他总是冲锋在前。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村里决定集资打井。听到这一消息,李子湖二话没说,拿出仅有的积蓄,第一时间送到村里,并申请加入打井队。经过数日加班加点地劳动,水井很快打好了,李子湖却累出了一场病。
去年冬天,李子湖翻出在部队时收藏的书籍、报刊,发现有不少磨损,从那以后,他坚持每天抄写党史资料,每抄完一部分,就拿给村民们阅读。他的字迹端庄工整,这些读书笔记内容丰富,既有摘抄,又有感悟心得,受到了众多村民的追捧,他那整洁干净的小院也变身为红色教育的户外教室,处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虽然年纪大了,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会尽自己所能报答党的恩情。”采访最后,李子湖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