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
我特别喜欢听《再见了大别山》这首歌,歌词的字里行间,字字珠玑,句句生威,摄人心魄。
优美动听的旋律此起彼伏,历史的风雨,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坦坦荡荡,诚邀我穿越时空,倾情聆听,热泪盈眶。
大别山是红军的摇篮,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军民鱼水情深的光荣传统,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而扬名天下。
两年前,我回安徽合肥探亲。带着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神往和对《再见了大别山》歌曲的衷情,我和老伴与合肥的哥哥、嫂子结伴,由侄婿驾车,一起去了大别山旅游,收获满满,感受颇深。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重新整理了大别山旅游参观感悟,拟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那天,我们一行五人,从合肥老火车站出发,途经肥西县城、六安市、霍山市,3小时的车程,上午9时许到达了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金寨县。金寨高铁站就座落在大别山深处的青山水云间。
金寨县的梅山古镇被青山绿水环抱。著名的梅山水库与其相拥,形成了山、水、城一体的现代化县城,特别优美。
金寨县是革命老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这块红土地上永不磨灭的大别山精神,世人皆知,众人赞扬,老区人民的光荣和骄傲至今难忘。
金寨革命纪念馆门口有个池塘,后面是座假山,进了大门,就是一座雕塑,展示着当年红军作战的磅礴场景。一颗很大的红星高悬头顶,多位伟人的题词镶嵌两旁。映入眼帘的宣传布图,让我感觉到了这座纪念馆的宏大与特殊。
大别山是鄂豫皖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红军北上抗日后,在党的领导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度成为了抗日救亡中心,革命者们在这里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金寨人民前赴后继,先后有近十万多人民从军参战,解放后授衔将军的总数仅次于湖北省的红安县。为了圆梦,我们有幸走进这块英雄豪杰辈出的圣地,探寻党和人民曾经浴血奋斗的足迹,心灵又得到了一次彻底的净化,又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下午,我们又去了红军纪念广场。这里也是红色旅游的热点,前来参观、祭扫、凭吊革命先烈者络绎不绝。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他们用奋斗、用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大别山金寨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彪炳功勋。摘帽垂立,低头默哀。红色江山,盛世中华,必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我将两年前的大别山金寨红色旅游随笔重新整理,用手中的笔、心中的情,追踪红军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梦续写春华秋实。
大别山之旅,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如今的大别山,山美、水美、人更美。
党的100岁生日,举国欢庆。大别山的红色革命印记也将永放光芒、永驻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