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 朱诗沛
十年,在历史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就是在这一瞬间,工业经济发展硕果累累、光彩夺目,注定在滕州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工业强则经济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市”不动摇,大力推进工业集群化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工业总量逐年增长、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企业规模不断膨胀、信息化发展突飞猛进,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趋优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有力支撑了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滕州有着“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的美誉,机床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龙头企业做品牌、中型企业做配套、小微企业做服务”的产业集群发展“滕州路径”,为我市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不单是机床产业加速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也在向高端化、规模化、特色化迈进。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265”产业培育、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改革攻坚和“633”现代产业体系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各产业专班专攻机制,全面落实“链长制”,成功招引北玻院产业转化基地、中科院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腾龙智能制造产业园、鑫迪工业4.0智能制造、鲁化己内酰胺、中材锂膜等一大批强链建链补链项目落户滕州;全力打造了国家化工新材料、高端中小数控机床、一站式全屋定制家居装饰等产业基地。
截至2021年底,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80.3亿元;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0亿元、300亿元、110亿元。我市先后入选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地区(机床产业)、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试点地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机械工业引领高质量创新发展产业集聚区,滕州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同时,“中国中小机床之都”通过复审,并蝉联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19年位居全国百强县。
企业梯次培育量质双升
2012年,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滕州落地生根,2014年建成投产,2017年获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战略投资,2020年实现A股上市,2021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市值峰值过千亿元……这一个个重要节点,见证了联泓新科在滕州的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5633”大企业培植、“62131”企业梯次培育、百企新兴培育以及“247”领航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小中微企业提升计划,持续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机制,积极构建了大型企业做龙头、中型企业做配套、小微企业做服务的融通发展格局。
截至2021年底,全市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发展到13家,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04家,民营企业发展到4.47万家;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瞪羚企业16家、“单项冠军”4家、“隐形冠军”4家,省级示范基地7个。山能鲁化自2012年整合重组以来,企业综合竞争力逐年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底,企业营业收入由2012年的约8.9亿元,增长到2021年底的124.4亿元,体量膨胀近14倍,成为枣庄首家单体营业收入破百亿的工业企业。
转型升级步伐日趋坚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先后实施工业技改三年振兴、百项企业技改和工业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行动,从“技改振兴”到“技改焕新”,滕州实现了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产业优化、绿色转型之路。
十年间,全市累计实施重点技改项目875项,294个项目列入省技术改造导向目录;在全省县域首批设立2亿元技改基金,2021年发放3000万元、带动银行新增贷款4000万元。
我市坚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建成滕州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5家企业完成注册接入;累计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53个,枣庄市级以上数字经济园区3个;20余家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建设;近500家企业完成省“两化”融合评估系统评估,完成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评定6家。全市共有上云企业650家,其中在省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注册59家,共有30余家企业或产品被认定为省“双软”企业认定、省工业互联网平台、省智能制造标杆、省上云标杆或5G试点示范企业及国家典型应用案例等荣誉;累计建成5G基站1183个。
创新驱动战略成效显著
在鑫迪家居工业4.0智能制造产业园生产车间内,从选材到分装整个流程,全由机械臂、智能物流系统自动完成,实现了无人操作,产业园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蜕变。
鑫迪家居工业4.0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是我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施的重点工业项目之一,已成为中国家居行业4.0智能制造示范标杆基地。十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先导作用,深入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实施“人才强市、创新驱动”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步伐,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截至2021年底,滕州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发展到7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发展到22家,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家,40个产品列入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目录,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发展到5家。累计实施技术创新项目超2500个,其中完成2200余个,692个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完成中科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和中材科技北玻院等成果转化;落地了北理工鲁南研究院、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协作创新平台。滕州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等称号。
站在历史节点回眸,滕州在创新中突破、蝶变中成长,工业经济发展的足音铿锵。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滕州勇毅笃行向未来,踵事增华再出发,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