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滕州风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坞张氏的“五世清官”

  张玉洽

  

  右图拍自滕州市老县衙遗址公园的一处景点:明天启五年的金榜。金榜中的张盛美,是张氏的九世祖,也是张氏五世清官中的一位。

  当你走进山东省人民政府保护单位、滕州大坞张氏家祠的东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开五世清官的半身塑像。第一位是大坞张氏的五世祖思孝公,字继德,生于公元1489年,卒于1562年。他在滕县县衙任省祭官,负责督察基层官吏,官的品级虽不高,却是管官的官,更是肥差,协助知县办案二十多年,一直是执法如山,清正廉明。他的长子张大经,号西滕,是第二位清官,明嘉靖甲午科举人。他先任陕西西乡知县,后调任直隶容城知县,两任知县,家无田产,女儿出嫁买不起嫁妆。

  第三位清官张中鸿,字允获,张氏第七世祖,明隆庆庚午举人,万历庚辰进士,诰授通奉大夫。初任开州知州,再任户部郎。公元1592年,日本人丰臣秀吉率军侵犯朝鲜,大明出兵援朝,为确保援朝军队的后方供给,中鸿公奉旨督抚,不分昼夜操劳,调动军马粮草,为大明军队打败日本立下了不朽功勋。中鸿公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升任冀北道兼理兵备山西左布政使,加正一品。他一到任便丈量土地,普查人丁,减轻赋税,鼓励生产。由于他克己奉公,为政清廉,山西人民赠送他一副对联:一脉书香留善国,百年祖德继容城。这副表达山西人民心声的对联,张氏后人逢年必写,倍感自豪。

  第四位清官是大坞张氏的八世祖养晦公,字道光,明万历癸卯举人,初任河南归德府节推。他到任后就把中鸿公题写的“公恕仁明”四字悬挂在官署,每阅完一案卷便面对此四字凝目深思,半年内给无罪囚犯一百四十多人翻案。公元1627年,养晦公调任湖北竹山县知县。竹山县是穷地方,他认为再穷也是天子的疆域,既然让我来治理,我一定治理好。养晦公为官两袖清风,不贪不腐,日夜操劳,劳累成疾,在竹山知县任上去世,竟无钱买棺材。

  最后一位是金榜中的张盛美,生于公元1596年,卒于1644年,中鸿公之长孙,自幼聪明,博览群书,深得家传,明万历戊午举人,天启五年进士,诰授朝议大夫,初授凤阳府节推,后升贵州道监察御史,任钦差江南巡按。张盛美上任之初,朝政黑暗,宦官魏忠贤专权,残害忠良。在这种形势下,张盛美不畏强权,受理凤阳皇陵宦官欺压百姓、为非作歹一案,冒死把守护皇陵的宦官依法严惩,得百姓歌颂。

  公元1632年,张盛美因为政清廉、政绩卓著,升贵州道监察御史。他大胆弹劾权贵,百姓尊称他为“张青天”。张盛美不但敢于弹劾权贵贪赃枉法的行为,且勇于为家乡百姓请命排忧。崇祯八年四月十九日,他上表崇祯皇帝,反映滕县百姓苦累的原因和状况。在奏折中,他指出滕县在此之前五十年是富庶之区,后因官吏搜刮再加连年干旱和匪患,还有邻州县认为滕县富饶,要滕县为他们代租,以及战乱与逃亡人口锐减、土地无人耕种,逐渐贫瘠。当地土地荒芜三分之二,而租徭却增加五分之二,蝗虫成灾,麦收无望,百姓难以糊口,贪官污吏趁机盘剥,驿卒与堤夫还在不断增加,百姓负担加重,已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崇祯帝看到他的奏折,批示山东巡抚立即查办。从此以后,滕县的租赋比以前有所减少,人民的生计得以改善。

  一门连出五位清官,在中国的历史上罕见,是不可多得的典型事例,对国家的廉政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民需要清官,国家更需要清官。只有多出清官,国家才能更富强,人民才能更幸福。人民不会忘记清官,清官永远受人民的爱戴和崇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聚焦2023全国两会
   第4版:综合
   第5版:城事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6
滕州风物
道一书院,一脉书香润滕城
大坞张氏的“五世清官”
滕州日报滕州风物6大坞张氏的“五世清官” 2023-03-07 2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