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8岁的小外孙女,她对什么都很好奇。
她经常问我:“姥爷,你的老家是什么样?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于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星期天,小女儿开车,拉着我和老伴及小外孙女一起回趟了老家。
在车上她就问我:“姥爷,你的妈妈我叫她什么?”“你什么也不用叫了,在你没出生前,我妈就走了,到天堂跟我爸团聚去了。”哎,她这一问,让我心里酸酸的,母亲去世十几年了,父亲也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
当车快到老家村口时,小外孙女就急忙问我:“姥爷,你家在哪个位置?”我说:“快了快了。”下车后,她就紧跟着我,走到邻居家门口,门前的迎春花倚着围墙,一朵朵娇俏的小黄花,开得那么艳,那么清新,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孩子淘气地探出头,张望着我们,又如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欢迎着我们。小外孙女忍不住走上前去,摘了几朵,玩弄着插入头发中,黑发、红发卡、黄花,交错重叠,相互辉映,十分好看。
我告诉她,前面就是咱家了。她一看,又问:“姥爷,咱家门前为什么不种迎春花呢?”“你看,我也种了花,是桂花树,它还有一段关于我和你姥姥的故事呢,等你长大了再讲给你听。”
放下东西,我就领着她到处转转。先到村西的田野看看。虽然是春天,可还有点寒冷,却挡不住人们匆匆下地的脚步,锄草松土,撒播肥料,犁田耕地,忙碌的身影是田野最真实的写照。她非要下地去看看。
一位邻居大哥正在锄地,她就问:“老爷爷,那边在浇麦地,你怎么在锄麦地呢?”我邻居哈哈大笑:“小朋友你太可爱了,我是先浇完了地,才来锄的,你姥爷懂,你可以问问他。”我就告诉她,浇完地才能锄,这样不仅可以给麦田松松土,还可以锄掉地里的草,让麦子轻松生长。她听了也要锄会地,邻居就教她如何下锄如何收锄。她就举起锄头,学着老农的动作,一道浅浅的锄痕把土层打开了缺口,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锻炼,更是和大自然一种独特的交流。仅一会儿工夫,小外孙女就大汗淋漓。老农接过了锄头,刚要锄,小外孙女就对他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当科学家,研究一种科学的工具,就不让你出这么大的力了。”“好!好!那你快快长大,我等着你。”说完,他还特意握了握我小外孙女的手:“来,拉勾拉勾。”
我们又来到了山下那片耕地。那大片连在一起的,拖拉机在欢唱着,不是连片的,一头牛走在松软的田地里,拉着犁铧,摇着尾巴,犁铧人用脚步丈量着春耕的长度,老牛怀揣着春耕的热度。春耕演绎着美妙的乐章,春耕描绘着平仄的诗篇。又引起了小外孙女的好奇心,非要到牛耕地的田野去看看。
只见犁铧人把鞭子一甩,牛奋力拉着犁铧前进,只一会工夫就耕了一小片。犁铧人又换上了耙,站在耙上,耙拉着刚耕耘的土地。小外孙女看着不过瘾,也非要站到耙上去试试,犁铧人说:“这可不行,危险!等我往回走时,你可以骑在牛背上。”小外孙女乐得合不上嘴。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脱掉鞋袜,走在刚耙过松软的土地上,一直等到耕耘完地,还真坐在牛背上,回到了村庄。
我想小外孙女生活在城市,愿意对大自然多一些探索是好事,这次回农村老家,我就当是带她春游了一趟。显然,她也爱上了这另类的“春游”,还跟我约定过些天再来,要看看田里的庄稼长得多高了。看来,我们跟春天的约会,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