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进出口银行和沙特阿拉伯国家银行最近成功落地首笔人民币贷款合作,实现进出口银行与沙特金融机构间的首次合作。”中国进出口银行公司客户部副总经理高宁说,贷款将优先满足中沙贸易项下的资金需求。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首次”“首单”不断涌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3月17日,中国银行首单与欧洲供应链融资平台合作的跨境供应链人民币融资业务成功落地,为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积极提供金融支持;截至3月27日,农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群体发放的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4433亿元,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元……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金融部门不断优化制度供给,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促使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召开的会议强调,“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货币政策在总量上需要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3月27日,央行今年首次全面降准落地,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0.25个百分点,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求。
今年以来,我国信贷保持较快增长。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创下单月信贷投放最高;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
从金融部门近期会议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到,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制造业、乡村振兴等的金融支持。同时,还将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做好对投资的融资保障,助力社会领域加快补短板,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更好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