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艳 报道
本报讯 近日,笔者走进鲍沟镇侯楼村看到,村口的“爱心食堂”热闹非凡,几十名老人分桌就座、有说有笑,一时之间好不热闹,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今年以来,鲍沟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侯楼村为试点,聚焦“养老互助”,采取政府补助一点、村里投入一点、村民捐助一点、老人个人支付一点的方式进行运营,为本村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午餐服务,探索出了一条以政府为主导、村级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空巢老人服务的新路子,实现空巢老人从“养老”到“享老”的飞跃,稳稳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党支部引领,汇聚多方资源力量。该镇侯楼村党支部牵头,在对村级闲置小学进行维修、改造的基础上,总投资12万元,打造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集餐厅、配菜间、操作间、休闲娱乐室等功能于一体,配置空调、消毒柜、冷冻箱等硬件设施的“爱心食堂”,可同时容纳40人就餐,对于行动不便的,将送餐到家。“爱心食堂”由村“两委”负责运营和管理,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带班制度,建立了食堂管理、卫生管理、财务管理、消防安全等制度,提供安全、方便、实惠的助餐服务,有效解决留守老人就餐难题,确保老年人吃得放心、吃得舒心,乐享幸福“食”光。“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村级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吸纳部分村民组建施工队,改造基础设施,通过投工投劳,提升群众参与感、责任感和获得感。”谈起“爱心食堂”建设,侯楼村党支部书记张高升说。
“有了这个‘爱心食堂’,我们可以安安心心在外上班挣钱,切身体会到村‘两委’干部的辛苦付出,让我们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信心和决心。”81岁的村民侯大爷的儿女常年在外务工,“爱心食堂”切实解决了老人买菜、做饭的难题。
“爱心食堂”保障了农村空巢老人吃饭有人管、身体不适有人问、紧急情况有人帮的问题,得到了在家老年人的充分认可,也得到了外出游子的理解支持,广泛集聚了社会爱心人士、公益力量,群众主体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村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带来了乡风文明的蝶变效应。下一步,鲍沟镇将进一步健全老年人基本信息、就餐用餐和慈善捐助台账,有机融入老年教育、志愿服务、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养老服务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