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祝贺滕州实验高级中学建校20周年
~~~
2023年09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兼程二十载 一路高歌向辉煌
—— 祝贺滕州实验高级中学建校20周年

  滕州实验高级中学,是一所起步晚、发展快的民办学校,在生源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近几年的高考成绩,连年打破纪录,今年本科上线达700余人,许多考生考入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彰显了不平凡的加工能力;高一招生过程中出现了一位难求的局面。这里不仅是莘莘学子向往的学园,还是他们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究竟是什么秘笈使这所学校发展如此之快,成绩如此骄人?带着好奇、带着钦佩,记者走进学校一探究竟。 

  

  廿之蝶变, 智慧和汗水铺就成功之路

  

  经年似水,白驹过隙,沿着时光隧道回眸20年,在滕州一中东校西面的农田里,春天动工秋季开学投用近2万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滕州教育的百花园里从此多了一所民办高中学校——滕州实验高级中学。想当年,“实中”人创业艰难,埋头苦干,筚路蓝缕,拓荒事繁,既要筹措资金,又要“招兵买马”,还要协调八方,每一天都在攻坚克难,每一天都是宵衣旰食。但是,他们一想到办教育能改变嗷嗷待哺学子的命运,一想到上级领导关心支持寄予厚望,更加坚定了办好教育为人民的信念,朝着既定的目标大步前行。

  2003年9月新生入校时,200亩的校园里一幢大楼“鹤立鸡群”,宿舍伙房之类的建筑都还是不起眼的房子;而今各类功能的9座大楼鳞次栉比,总投资达2亿多元,建筑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不用说墨圣楼、班圣楼、滕文楼等教学楼的朗朗书声,也不用说上宫阁、尚善阁、木兰阁等宿舍楼的整洁舒适,单说87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学术报告厅),在滕州乃至周边地区屈指可数。花园式校园布局为“一院、三楼五阁、三厅五园、十路”,置身其中赏心悦目,宜教宜学。更为可喜的是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建校之初共有40多个教学班,而今发展到高中99个班、初中24个班、小学3个班,在校生7000余人的规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从几十人不断上升为100多人、200多人,2020年较上年翻番达到300多人,2021年达到500多人,2022年达到600多人,今年再度刷新纪录,突破700人大关。该校培养毕业生总计达40000余人,为家庭为社会为滕州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全国基础教育名校”“首批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市“五星级党支部”“教学工作一等奖”、蝉联20年“校园安全先进单位”等200余项表彰奖励实至名归,省级规范化学校的牌子越擦越亮。20年从小到大风雨兼程,20年从弱到强走向辉煌,20年立德树人桃李芬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处在建校以来最好的时期。

  

  教学教研, 扭住质量不放松

  

  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根本,这是办学尤其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

  建校之初,摆在校领导面前的现实是,生源是“三类苗、四类苗”,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然而,学校要发展,家长、社会要高考成果,如何破解这一鲜明的反差,突破“瓶颈”,逆势上扬,成了校领导日思夜想、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问题。作为曾担任过滕州一中校长的“实中”掌门人深谙,眼前的生源基础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老师,这就是老师们如何从教会变成会教,如何引导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

  为此,学校搭建平台多措并举,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既把脉又开方,使困扰老师们的一些问题茅塞顿开;组织骨干教师到江苏思洋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及其他名校观摩学习,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成立学术委员会,上好示范课、观摩课;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结对帮扶,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让其沿着“一年合格、三年成熟、五年成骨干、十年成名师”的成长轨迹教书育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党徽映校徽、岗位做先锋”活动,激发了党员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党建活动与师资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发展。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向45分钟要质量!实验高中在打造高效课堂上又是怎么做的呢?学校创造性地开发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梳理—过关检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舍得投入,不断更新教学设施,早在2013年就为初中部配备了全国最先进的“云电视教学系统”,而今学校以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建设为重点,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学校推行了《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规范》,建立了推门听课、查看学生作业、查阅教学常规材料、反馈总结,这一全流程的教学质量跟踪管理指导机制,强化了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使打造高效课堂的各项要求,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着落,也使“循循善诱”的教风和“学而不厌”的学风,成为师生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日常习惯。

  孔子关于“因材施教”的方法论,在这所学校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诠释和落实。学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优等生上拔高课,给学困生“开小灶”,使优等生的成绩锦上添花,让学困生的成绩得以优化。有些学生英语成绩总是上不去,校方不嫌弃更不抛弃,以爱生如子的情怀提出“块块云彩下雨、希望五谷丰登”,独辟蹊径率先在全市组建小语种班,开设了日语、俄语课程,高考时等同于英语。为了给艺体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学校配备了齐全的高标准训练设备,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院等交流合作,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2004级学生徐森,通过在校3年的培养锻造,高考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同济大学,后又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他在艺术生涯中,先后获得全国声乐比赛美声组二等奖、“文华奖”、世界华人声乐比赛第一名及哈利科雷亚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等,国内外的大型文艺演出应接不暇。还有一些校友走上了党政领导岗位,有些在高校任教的已晋升了副教授,已知获得博士学位的校友有十几人,至于打拼商海实现赚一千万小目标的人不胜其数。

  

  立德树人, 为每个孩子提供一生都

  值得回忆的优质教育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孩子们在这里不仅仅是长知识长身体,更重要的是塑造灵魂,若成功成才,首先要成人成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校领导时常告诫老师们的办学理念。

  学校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管育并举、五育融合,全面提升德育管理水平,补足学生精神之钙。学校确定了十二建制高、初、小三个学段的教育“支点”,即深化“一年一课题,一月一主题,一周一话题”的“三个一”活动。邀请青年励志演说家、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讲师团,为同学们进行“心智成长、生命绽放”励志感恩教育。以国旗下讲话、大课间励志演讲、班团队会、新生军训为载体,抓住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理想教育和红色教育。至于艺术节、运动会、歌咏比赛、读书演讲、成人礼仪式、传统节日诵读比赛、祭扫烈士陵园等,以及学生社团各具特色的多项活动,构建了多维度的德育教育体系,既把校园文化建设得丰富多彩,又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陶冶,同时也使“自强不息,坚毅卓越”的校训厚植于学子们的脑海。

  学校还成立了两个校本课程编写组,一是读写一体化教材编写组,搜集反映有时代精神、有文学素养与课本教学有密切联系的文章,编辑成册印发给学生阅读,让其含英咀华,由此加大了读好书就是与善人交往的视野;二是新闻联播剪辑组,及时将国内外大事、时政述评、传统文化等内容以视频形式组织观看,每周一课,让学生的成长和着时代的脉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入灵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学校以爱心为前提的素质教育与精心呵护,同学们品端行正善做好事已成为一种习惯。2020年8月26日,该校学生孙崇彰、钟旭等人在登泰山途中,本来也是气喘吁吁,发现一位身体极度不适需要送医的游客,他们合力将其抬送至救助站,使其转危为安。他们的义举得到了游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见义勇为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转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共鸣和榜样效应,荣获了“滕州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  

  

  感由心生, 一所民办学校崛起的启示

  

  抚今追昔,继往开来。加减乘除,算不出“实中”人的辛劳;诗文歌赋,写不尽“实中”人的故事。一路走来,有创业的艰辛,也有低谷爬坡的艰难,更有品尝“金榜题名”的喜悦。一所拥有8000师生的民办学校,教书育人有良策,人财物权的管理有妙招,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有擘画,赢得了上级的信任、同行的信服、家长的信赖,赢得了社会的口碑。她的成功给人以思索、给人以启示——必须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每个孩子提供一生都值得回忆的优质教育的理念;必须依靠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赢得股东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必须遵循《民办教育促进法》依法治校,以制管校;必须有一个求实创新的领导班子和卓越的“班长”;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老师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必须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同时做到“后勤不后”;必须把安全工作落实落细,警钟长鸣,让孩子们在无虞的环境中成长,让家长们一百个放心。

  记者 马洪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专题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风雨兼程二十载 一路高歌向辉煌
学校发展
滕州日报专题4风雨兼程二十载 一路高歌向辉煌 2023-09-08 2 2023年09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