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是最可人心意的季节。晴好的周末,一家人开赴山里,向着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以堆石为奇功”的峄山欣然前行,去登高望远!
正午的阳光颇有些炽热,拾级而上,走不过半小时,就已经满身是汗了。稍一停留,清新的山风轻缓拂过,瞬间驱散满身的燥热和疲惫。
抬头望去,不禁感慨:“真不愧为天下第一奇山!”漫山遍野的巨石,或俯或仰,或峭立,或伸展,以最恣意的姿态藏迹于花草树木之间,存于世上不知已几千万年。望着它们被风化得有些圆润的面孔,我一刹间竟想到“自由”这个词!转瞬又嘲笑自己:“困在山上的石头,既不能跑,又不能飞,有什么自由可言!”然而自由的感觉像山风一样无尽蔓延着,究竟是我的自由还是这石这树的自由?我不禁追寻起这感觉的来源!
山路崎岖陡峭,只能循着人工开凿的石级缓步而行,望着远处那些艳丽的野花、青翠的树木、清雅的槐花而兴叹,更不要说去摸一摸那悬崖边上临风而立的巨石……我,不自由!
然而心中竟没有沮丧失落,反而是欣喜的。从“自由”这个词出现在我的意识里开始,微笑就没有消失过,好像这是年代久远的山石给予我的一段信息,让我一时间竟领悟到它们的语言。
行走在山中,看一块块形态各异的山石,像在听一个个或浪漫或温馨或凄美的故事:孤独的人、畅游的鱼、失落的心、甜蜜的吻、神秘的隐仙洞、神奇的片石桥……故事太久远了,幸好它们用这种固定的形态记录下来,供后人瞻仰、幻想。
而它们历经千万年风雨,早就看淡世事,仅保留一颗赤子的心,自由随性:心情郁闷时,化作青青的野草从山巅一直覆盖到山脚,给整个山坡披上一条柔软舒适的毯子;心情愉悦时,跳上枝头,变成片片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翩然起舞;想要热闹时,幻化为山风,欢笑着呼啸而过,搅得四邻不安,尖叫声嗔恼声此起彼伏;喜欢安静时,悄悄开成洁白的槐花,优雅地散发着馥郁的幽香,温馨了整个午后;想要远游时,独自飘展成一片云,随风四处流浪;累了倦了,再还原成最初山石的形态,藏迹于花草树木间,看着络绎不绝的山中游客,发呆……虽然造物主最初把它们设计成石头,但是它们又何必拘泥于石头的形态?在肉眼看不到的时空,它们或许正过着我最向往的自由生活!被困的是外在的形,自由的是形中的灵魂——这是山中安闲自在的石头告诉我的。
一路走走停停,贪恋着这自由自在的时刻,甚至情不自禁地用手抚摸过一块块粗糙的石面,却终究留不住时光,该离开了。耳边偶尔传来游人的欢声笑语,混合着林叶山风,我却恍惚以为那是这些自由的石头和我道别。
走出山门,午后的阳光依旧炽热,“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奇遇,看来确实只是神话传说。但是我却真的看到了自由的样子,以山中朴拙的巨石形态,穿越千万年的时空,与我有这样一次美丽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