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秋交替时节,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却让人感受到了一丝丝凉意,“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让疾病钻空子。专家提醒:在这个特殊时期,要特别提防腹泻来袭,尤其是素体虚弱易病人群,小心夏季惹的祸,秋后来算账。
专家表示,功能性腹泻原因较为复杂,可以大致分为几种:阳气亏虚、湿邪偏盛、饮食过量、进补过度或不当。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而进补的食物多易滋腻碍胃,不能耐受反而会造成消化功能异常。另外,秋季燥邪偏盛,养生强调养阴润燥。不少人会用一些养阴生津的中药如太子参、石斛调养身体。然而这些中药性偏寒凉,长期食用会损伤脾胃阳气。
当然,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也要做好生活调理,预防尤为关键。专家建议,首先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其次在饮食方面,宜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过凉的食物,避免食用冰箱里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例如隔夜菜、凉拌菜等。
此外,秋季进补不要过量食用养阴、生津、润燥的食物,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添加一些温补的食材,如生姜、红枣、桂圆、胡椒、花椒、丁香等。对于素体阳气亏虚以及容易感受寒湿腹泻的人群,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一些健脾化湿的药食两用之品,如薏仁、山药、茯苓等以糜粥自养。最后,还可以选择诸如中药泡脚、穴位敷贴、穴位按摩等中医外治疗法,有助于健脾,有效提高人体抗邪御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