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有个院子,在村里算是最大最美最丰富的农家小院。
母亲是个勤劳的人,下地干完活后就在院子里打理菜园,我是吃母亲种植的瓜果蔬菜长大的,一直到现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母亲还在坚持种植那片养育了一大家子人的小菜园。
姐妹们先后出嫁,我也在县城参加了工作。我们曾劝说母亲跟随儿女一起生活,但母亲说不习惯住楼房,坚持住在乡下。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给母亲翻盖了房子,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换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家里的小院子依然保留着。
参加工作后,我吃母亲种的菜有些少了,回家的时候母亲还会让我带一些回来。现在,母亲年龄大了,我们劝说她不要种菜了,现在超市有得是新鲜瓜果蔬菜。母亲说,那些菜不如咱自己种的好吃,咱家的用化肥少,打农药也少,吃着放心。
每年春天,母亲便开始收拾她的菜园。后来,我想在小院子里种些菜,也好替母亲分担一些劳动。但是母亲并不领情,每次都不让我种,说是这里要种瓜,那里要种豆,要么就是种棵花,总之有多种理由不让我在那个她伺弄几十年的院子里种菜。大妹说,要不你们把菜地一分为二,各种各的,看谁种得好,我们到时候只管吃菜。母亲却说,不是不让你种,是你不会种。看来我在母亲的眼里还是个种菜“小白”,最终菜地也没分成。也对,我姊妹多,这些年来幸好有这个小菜园,母亲种的菜足够一年四季我们全家人吃。
以前,整个镇上也没个像样的新鲜瓜果蔬菜超市。只有过大年的时候,父亲从集市上买些菜回来。那时候,村里没有电,更谈不上有冰箱、冰柜等电器,买回来的菜便存放在我家的“天然冰箱”里,其实就是在院子里挖的小菜窖,菜窖两米多深,里面能存好多菜。过大年时,家里有客人时才拿出来吃。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菜窖早就不用了,村里有了超市,想吃什么菜,随时可以买到,母亲却总是舍不得买。有一次,她自己种的茄子吃不了放在冰箱里,我看到有一个坏了,就拿出来扔掉。母亲说,这么好的茄子别扔,你忘记过去的苦日子了。后来还通过电话对我妹妹说起扔茄子的事情,妹妹听了哭笑不得。
2019年秋,我在县城新区买了一处带小院子的房子。拿到新房钥匙后,我先在小院子里种了些蔬菜养养地,增强一下地力。去年7月,搬进新居后,把院子里的土换成了黄河水冲击带过来的沙质土壤,种上了大葱、韭菜、茄子和辣椒,还种了豆角和白菜,随便找个地方种了几棵丝瓜,整个院子俨然成了一个新鲜的绿色蔬菜超市。一些菜说长的时候,就像疯了一样,一股脑地开花又结果,上一次的还没吃完,新鲜的就得摘下来。吃不完的菜,便送给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
搬家那天,母亲刚进我家门,就急匆匆地到我的小院子里进行“视察”,随后说:“你种的菜还真不孬来!”我姐和妹妹听了都在偷偷地笑。我说,哪能跟你种的比,你是咱村里的种菜高手,说得母亲哈哈大笑起来。
今年,我又在院子里种下了不少菜,邻居家给我送来一些小葱苗,实在没处栽了,我便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说是回家栽些小葱,这次竟然同意了。我知道,是母亲年龄大了,虽说在院子里种菜不用出门,但是对于一个高龄老人来说,种好院子里的瓜果蔬菜也颇费力气。前些天回家时,我摘了些茄子黄瓜给母亲送去,母亲说,你种的菜长得真好。我说,那以后我就供应你吃咱自己种的菜。
我在想,母亲想自己种菜是想证明还没老到不能动的地步,是不想拖累儿女。对于我们来说,母亲有个好身体,能自己吃得下喝得下,还能打理一下菜园,这不仅是母亲修来的福,也是儿女们最大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