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健康养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

  王美华

  

  一重秋风一重冷,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露期间,昼夜温差较大,民谚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此时要收敛体内的阳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韩强介绍,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此时尤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不能再穿凉鞋、裸露双脚,以防寒从足生,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此外,寒露时节,燥邪正盛,养生需注重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韩强说,古人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芝麻具有润肠通便、健胃保肝等功效,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方地区,寒露节气前后,芝麻球、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十分流行。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韩强介绍,为防秋燥,可采取“朝盐晚蜜”的饮水方法,即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这样既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水分,还能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日常饮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清淡、滋润的食物,如秋梨膏、柿子、柑橘、桃子、香蕉等,既能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又能利肠解毒、静心安神。

  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寒露起居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起床可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积极意义。寒露节气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寒露也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韩强提醒,此时秋高气爽,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如登山、徒步等,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亲近自然,令人心旷神怡。但需注意,运动不宜过量,以免出汗过多,耗伤阳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秋季儿童过敏性鼻炎需谨慎
白头发会“拔一根长十根”吗?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
通 告
滕州日报健康养生6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 2024-10-17 2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