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读邱华栋的《空城纪》
~~~
~~~—— 读张晓风《送你一个字》一书有感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千年的西域史诗
—— 读邱华栋的《空城纪》

  《空城纪》是著名作家邱华栋历经三十年构思、六年精心打磨的最新长篇历史小说力作。它是一次对西域古城遗址的深刻探访,更是一场直击心灵的震撼之旅。在这部作品中,邱华栋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为我们重新勾勒出一幅幅西域历史的壮丽画卷。

  《空城纪》以龟兹、尼雅、楼兰、敦煌等六座西域古城为舞台,通过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巧妙交织,运用诗意的语言和绚烂的想象,生动展现了这些古城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故事。邱华栋在书中创造性地运用了“石榴籽结构”,将30个短篇故事巧妙地编织成6个中篇,最终汇聚成一部气势恢宏的长篇巨著。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了读者极大的阅读自由,他们既可以从头至尾沉浸其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目录中挑选篇章,享受别样的阅读体验。

  小说开篇即以一位名叫“弟史”的西域女子自述为引子,第一人称叙事在书中随处可见,拉近了读者与故事的距离。邱华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域古城的建筑风格、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使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大汉至唐宋的西域盛景。从龟兹石窟壁画的神秘到高昌砖书帛书的古朴,从尼雅丝绸织锦的华美到楼兰传说的神秘,从于阗玉石文化的璀璨到敦煌佛教艺术的辉煌,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言:“城市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邱华栋在《空城纪》中,正是以城市为载体,书写了一部关于西域的宏伟史诗。这些古城虽然已成废墟,但在邱华栋的笔下,它们却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舞台。

  书中,邱华栋对汉唐时期人物的充沛元气情有独钟,如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十三年后依然坚持完成使命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古人的坚韧与执着。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历史人物身上,更贯穿整部小说的构思与创作之中。邱华栋自幼便对西域历史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多年来他广泛收集相关书籍和史料,终于在北京看到少数民族乐器展时灵感迸发,决定以西域六座古城为框架,创作这部小说。

  关于书名“纪”的含义,邱华栋解释道,它不同于诸葛亮的“空城计”,“纪”是《史记》中的纪传体,代表着千年历史、千年西域的宏大时空作品。在创作中,邱华栋运用了多视角叙述,将历史的丰富细节转化为生动的情节,使得沉睡千年的古城废墟在文字中重新焕发生机。这种写作手法正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所说:“真正的天堂是已逝的时光。”邱华栋用文字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已逝时光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被风沙和时间掩埋的历史。

  此外,《空城纪》还充满了对现实与人文的深切关怀。邱华栋在创作过程中,既注重历史的复原,更关注历史的启示。他通过书中人物的命运与选择,探讨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展现了西域各民族与汉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交融与影响。这种跨文化的视角使得《空城纪》不仅是一部西域题材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反思。

  在《空城纪》的后记中,邱华栋写道:“即使我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远在北京的书房,可我还是时时都在想象中回到汉唐盛世西域大地上那些奋斗和掘进的人物身上,处于身临现场的激动人心的状态中。”正是这种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与对未来的深切期许,使得《空城纪》成为了一部充满力量与希望的作品,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穿越千年的西域史诗
享受碎片化阅读的快乐
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字
滕州日报荆泉7穿越千年的西域史诗 2024-11-12 2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