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说,拿铁咖啡上面的心形拉花,端上来的时候并不是最好看的,等你喝掉一口,那个“心”才会呈现出最完美的样子。我还真的仔细试了试,当那杯有“心”的拿铁端上来,轻轻喝掉一口,再看上面的心形,确实感觉更好看一些。
虽不知道真假,但由此我想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这个道理。好的感情,不是一方的完美付出,而是双方互相理解和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小时候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们日常相处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比如晚归的父亲到家后,母亲言语间不免多有抱怨;或者交代父亲做的事情他常常忘记,把母亲气得不行……那些时候,母亲就会不断地数落着父亲的“不靠谱”,说他一点忙都帮不上!父亲只好赔着笑脸道着歉,像做错事儿的孩子般。等母亲抱怨完,看着在旁不知所措的父亲,只能撇嘴一笑,骂一句木头脑袋便作罢了。很奇怪,他们之间很少去深究谁比较有理,每次吵架拌嘴后笑笑便算了,各自忙去。
他们的相处之道,就是面对各种分歧时,尽量不往心里去,互相给个台阶下,笑笑就过去了。
在回忆间,我下意识地打开老家院子里的监控探头,想看看父母的身影。正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踱步,有时候背着手、有时候挠挠后脑勺,忽然好像想起什么来,又走进房间拿出薄外套穿上。我打开语音键,对着视频喊爸,喊了几声后父亲才听见。他边回应着我边走到镜头底下来,对着镜头笑着。我问父亲:“您在干嘛呢?老妈去哪儿了?”父亲下意识地摸摸脑门,讪笑着说:“你妈去地里摘菜了,她刚骂完我,说我昨天晚上把她的菜浇太多水了,叶子烂了好多。本来就是她叫我去的,她又没讲清楚浇多少……”就在这时,母亲也出现在了监控画面里,骂一句老头子你说什么呢!父亲立马怂了,像个被抓包的孩子般,弱弱地对母亲说:“没有没有,我跟女儿承认错误呢,昨天把你的菜浇坏了,害你一大早要去清理烂叶。”听父亲如此说,母亲无奈地笑了,边洗手边大声地说:“你还不去吃早餐!一早给你煮好了,难道还要等我回来给你盛好才吃啊……”看着画面里两个老人细碎地拌着嘴,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家常画面,看得我感动不已。
我把这些感受讲给朋友听的时候,她也给我看了一段夫妻吵架后的对话视频。大致内容是:丈夫询问妻子为何把自己的微信拉黑了,妻子理直气壮地回答说为了解气!可就在三言两语的调侃后,双方找了个台阶下,微信便又重新加上了。等我看完,朋友便感慨道:“感情呀,就是要这样各退一步,日子才能长久。”
我深以为然。人与人之间懂得各退一步,给彼此缓冲的空间,才能更好地去互相理解和包容,达到和谐的相处模式。就像我们喝的那杯拿铁,上面的爱心拉花虽好,但等你配合地喝掉一口后,它才会呈现出更完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