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市教育系统要把学习好领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排头兵”的标准和钉钉子精神逐项推动全会决策部署在滕州教育战线精准落地,为加快推动“中华善城 现代滕州”强势崛起注入教育力量。
坚持研究式学习,激发争先创优的“精气神”。一是旗帜鲜明抓好全员学习。精心部署安排,领导班子以身作则、树好标杆,带领局机关、各学区、市直各学校干部用好“三会一课”等,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确保各级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全覆盖,真正做到全会精神入脑入心。二是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通过广泛开展宣传宣讲,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引导全系统上下深刻理解和把握全会精神内涵,学深悟透《决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新要求,完善大思政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改革。三是知行合一推动干事创业。督促各基层单位结合实际,吃透上情,明确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主要方向,深入研究各级有关政策,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往实处落;掌握下情,提炼经验做法,研究瓶颈不足,有效推动各项改革往深处走。
坚持系统性谋划,啃下攻坚克难的“硬骨头”。一是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合“十五五”教育发展规划编制,深入研究分析学龄人口峰谷变化,进一步做好前瞻性规划和整体性布局,探索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二是多元赋能学生成长成才。推动一中完善特长生培养体系,探索“五大学科”奥赛集约化培育模式;加强中高考研究指导,精准用好高校招生政策,拓宽特长生差异化成长通道,推进普职融通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选择。三是持续深化“三名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梯级提升培养,加大“三名”工作室和学科中心团队建设,示范带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四是整体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完善内部层级监督和常态监督,强化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和专项整治,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机制。严格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
坚持探索性实践,驱动改革创新的“主引擎”。一是聚焦育人方式改革。巩固扩大“双减”成果,把“六声”融入“五育”教学全过程,开展项目化学习,打造“六声”教育精品课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家庭养育、学校教育、社会培育“三育协同”育人格局。二是聚焦教育评价改革。及时总结省级增值性评价现场研讨会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持续为全省增值性评价改革贡献滕州经验、滕州样板。三是聚焦办学模式改革。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和城乡教育帮扶机制,做优学校发展共同体、联盟学校、镇村一体化管理,推动全市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全部纳入教育集团和教育帮扶。四是聚焦智慧教育变革。开展智慧教育云平台常态化应用,创新开发全场景多端化应用,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渗透,从而构建数字育人、数字治理的良性循环生态,高质量完成国家级信息化教学试验区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