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2025年春运1月14日开启,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40天里,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方面,旅客发送量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民航方面,春运旅客运输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公路方面,自驾出行预计达到72亿人次,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水路方面,春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3000万人次。
列车飞驰、飞机起落、车流穿梭、轮船往来。春运首日,各地火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热闹非凡,大批务工人员、学生及探亲旅客踏上返乡的旅程。新年景、新启程、新活力,每一个画面都令人印象深刻。
铁路在春运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2025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275万人次,节前客流高峰日预计为1月25日(腊月廿六),节后客流高峰日预计为2月4日(正月初七)。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实行春节8天长假、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人民群众出行意愿强烈,整体客流将稳定增长,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叠加,节后客流相对平缓。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加大客运能力投放。2024年,沪苏湖、集大原高铁等一批新线投用,全国铁路新增营业里程超3000公里,现代化铁路网的通达性和覆盖面进一步增强,春运前全国铁路集中投用185组新造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运输能力得到有效扩充。
铁路部门充分运用新线、新站、新装备,发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在一季度列车运行图基础上,1月14日零时起实施春运列车运行图,进一步加大客运能力供给,在客流集中的热门线路和区段增开临时旅客列车,安排广州、深圳、上海、南京、杭州至成都、重庆、武汉、南昌,北京至沈阳、太原等城市间增开夜间高铁,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超1.4万列,每日可增加座席50万个,客座能力同比增长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