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马润涛
~~~ 孔德科
~~~ 侯贺奎
~~~ 赵曰春
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年礼
马润涛

  欢欢喜喜过大年。

  过年要备年货,备年货也叫忙年,当然也不仅仅是备年货,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譬如送年礼。

  一个朋友曾说:年是亲情的汇聚地,是友情的交汇点。其实交汇不就是来往吗?你不来我不往何谈交汇?送年礼不就是交汇点吗?送年礼,既是一项传统礼仪和习俗,也是亲友间的人情往来。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你来我往,亲情和友情便在这一来一往中缔结下来,且被一代代传承下去。

  送年礼,首先是至亲,然后才是朋友。早年乡村送年礼的不多,多数是年后走亲戚。不过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好多事情都在发生变化,譬如送年礼,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与过去有所不同。现在乡村送年礼的也多了,而且礼品也越来越重。

  过了腊八就是年。送年礼都是春节前送,过了年再去就变成走亲戚了。一般过了腊八节就可以送,不过大抵应该在农历十五之后。年礼一般是年货类物品,以吃喝为主。重一点的年礼,是高档烟酒及高级补品。轻一点的年礼,则是一般价位的烟酒、鸡鱼肉蛋、奶制品、饮料、点心、果品、食油、面粉、大米等。鸡鱼必不可少,因为寓意吉庆有余。当然,也有送衣物的,也有送高雅礼品的,如装裱好的书画、工艺品及名贵花木等。总之,送年礼也要与时俱进。近几年送年礼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怕自己送的年礼不合对方心意,就送购物卡或者红包,让受礼者多了一些选择,并且送者也减少了麻烦。送年礼一般都不用回,但新亲送年礼除外。凡是回年礼的就是打算不再去给对方送年礼,而且要拿自己家里的东西回。不过也有把送礼方送的年礼回一大部分的,这通常都是传统做法,现在已很少有这种情况了。

  送年礼也是有禁忌的,主要是图吉祥、喜庆。譬如送鸡,过去讲究送活鸡。同为禽类,讲究的就不会送鸭子。还有,带有药性的保健品也不能送,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当然,将要过期的奶制品或者其他食品也不要送,否则送了年礼还惹对方不高兴。

  因为我和老伴年龄越来越大,这些年送年礼来往的家数已越来越少。当然,这怪不得别人,是我主动向亲友们提出不送的。说心里话,对我来说送年礼也是一种负担,每到送年礼时我和老伴就犯愁。现在虽然不差钱,但每当买年礼时还是要煞费苦心。首先要想到一年两个节尽量少重样,并且每次最好都有新的年货礼品。其实这比较难,让老伴去置办年礼,我常听到她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新年货,跑遍了超市还是那些东西。为此我还奚落老伴,说不是没有新年货,是你发现不了。有一次我还拿小学生写作文作比喻,说会写作文的学生满脑子都是素材和题目,不会写作文的学生身边有素材也发现不了。我的话有点偏激,但说实话,近几年小城的超市虽然越开越多越开越大,上市的新年货品种并不多,我常抱怨超市经营者不善于组织货源,每年都是老几样。

  前面已经说了,我是主张不送或少送年礼的。这件事要追溯到十多年前,我曾主动对我的几位老同学说,咱们年龄都不小了,越来越走不动了,孩子们又都忙,每到年节更忙,交往不在一时,咱们就别在年节凑热闹了。大家都有同感,因此一拍即合。当然亲朋间也不是完全不来往了,只是来往不选在节点上罢了。想不到在送年礼的问题上和我有相同看法的人还真不少,那天我和邻居祥国扯起过年的话题,说到送年礼,他的想法竟然和我相同,甚至反应比我还激烈,他说互相送年礼就是瞎倒腾,还说他家和亲戚朋友间已经多年不送年礼了,不过平时的往来并未减少,谁家有了新鲜东西都会彼此相送。我们不能不承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注重的不再是形式,而是生活本身。

  我家这些年两个传统节日来往的亲朋好友已经相对固定了下来,大体有七八家,这样老伴一个人也能跑得过来。自从我的腿出了问题之后,我家送年礼、节礼的事情几乎都是老伴操办。不过这两年老伴的腿脚也不太好,膝盖旧伤时常复发。因而,对以后还能不能送年礼想起来就发愁。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吧,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好了。再说啦,还有孩子嘛。

  送年礼最隆重的莫过于新亲,就是新年前已经订婚尚未结婚的男方,头一年送年礼非常有讲究,旧时怎么送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当下送什么。当然烟酒是少不了的,而且必须是六种礼品,且每种都是六份,取六六大顺之意。新亲送的年礼,女方家要回,有的每样回一半,也有的象征性的留一点。同时,女方家要盛情款待男方。这样的事情好像未完,新亲结婚第二年新年前,女方家要给男方家送鲜花,男方家要回送山药、挂面或者粉条等,山药象征着女儿在婆家深深扎下了根,挂面代表两家亲戚建立了联系,俗话叫扯络。其实这种做法也是攀比风造成的,形式已经大于内容,是不可取的,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加以抵制。

  很多单位也送年礼,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叫走访。各单位都有需要走访的对象,譬如:军烈属,退休干部职工,困难党员,下岗职工,贫困户等。走访有时也叫送温暖,尤其是过年走访,在这寒冷的日子里,可不就是送温暖?年前单位来了几位年轻人到我家走访,除了送来了年货,还陪我聊了一会儿天。我一直把退休单位当成娘家,看见娘家人来感到很亲切。那天单位同志们来差不多都是我说他们听,因为我好容易等来一次向亲人倾诉的机会。是的,那一刻,我的心是温热的。

  “壮志随年逝,乡思逐岁添。”尽管岁月不仁亦无情,尽管我早已过了巴望年的年龄,尽管乡思一年重似一年,尽管一年一年老去,可我依然喜欢一年一度的年,喜欢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温馨时刻。只是这送年礼吧,以后恐怕得交给孩子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送年礼
冬韵八歌
杀年猪 过大年
年尾遐思
滕州日报荆泉7送年礼 2025-01-22 2 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