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景色不同,风物不同。诗书之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或淡如清风,或醇似烈酒,皆令人难以释卷。或许,这就是读书的无穷乐趣。
如春日初临,万物复苏,嫩芽破土,燕子归来。一切从冬日的静寂中苏醒过来,生机勃勃。此时,适合读诗。从书架上选一本程俊英的《诗经注析》反复吟诵,来自于古代的韵律美如溪流一般汩汩流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首篇以“兴”的表现手法开古典诗歌创作之路。诗中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喻男女热情奔放,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朴素情感。捧一卷诗词,读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体会“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感。读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感受杭州的湖光山色,一片生机盎然。春日读书,读的是一份生趣,回归自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感悟青春时光的珍贵与美好。
夏日炎炎,蝉鸣蛙噪,荷花满塘,心静自凉。此时,应该读经史。选正史《史记》《资治通鉴》或者《困学纪闻》《纲鉴易知录》《国史大纲》等集成之作,了解古今兴衰,感叹历史的波澜壮阔。或者读诸子,如读《道德经》《庄子》,体会“道可道,非常道”的深邃和“逍遥”,读《论语》《孟子》,扩大人格,提升人的修养和品德。夏日读书,是为了沉淀心灵,避免浮躁。一书在手,仿佛与古人对话,共诉衷肠。读书如乘凉一般,让人心旷神怡。
秋日凉爽,天高云淡,风来缱绻,月来婵娟。找几本经典名著,如《红楼梦》《战争与和平》,感受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变迁。或者读一些散文随笔,如《朝花夕拾》《雅舍小品》《人间草木》,品味文字间的细腻与情感。秋日读书,读的是一种感悟。风吹疏枝,秋光漫溢。“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时间转瞬即逝,如此宝贵,我们要在这金秋时节,拂去心灵的诸多尘埃,留下智慧的果实。
冬日严寒,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此时,读书如同围坐在壁炉旁,温暖而惬意。选几本温暖的书籍,如《正是橙黄橘绿时》《追风筝的人》,感受人性的善良与坚韧。或者读一些励志书籍,如《平凡的世界》《苏东坡传》,激励自己在寒冷中坚持前行。冬日读书,是为了积蓄力量,正如冬天的树木在冰雪下孕育新芽,我们也要在书籍中汲取养分,为未来的生活增添动力。
四时流转,书页翻动。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每一个季节都有属于它的独特韵味,每一本书也有它专属的季节。诗书之味,更如四季之景。四时之景不同,读书之乐亦无穷也。
关于四时读书,宋代翁森《四时读书乐》分《春》《夏》《秋》《冬》四首,春夏秋冬皆宜读书,读书皆可自得其乐,即可谓读书“四宜”,读书“四乐”。清人张潮《幽梦影》云“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分类虽殊途,意趣却同归。
春夏秋冬皆有特点,通过读书,我们得以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感受不一样的人生,悟出真谛。且随着四季的变化,品味不同的书香,收获别样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