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身体上的疲劳感日益明显,每天下班前,肩膀都会如负千斤,脖子僵硬,眼前朦胧。大抵是工作久了,又长年疏于锻炼的缘故,身体比年龄还老得快。老人虽能帮衬家务却不住叮咛教导,絮絮叨叨的关心像不堪承受的紧箍咒,直勒得人耳根子疼。孩子虽也算自觉,毕竟年纪尚小,常需更多的关注引导,有些作业必须要家长从旁协助才能完成,而我又困于各种琐事繁杂,时不时将坏情绪转化为河东狮吼。
人生这碗茶,直到这个年龄,这个处境,才能咂摸出味道来,咽不下,也吐不出。也曾在青春年少时憧憬热辣滚烫的人生,豪气万丈地想要把世界踩在脚下,如今只梦想早日退休,撸猫逗狗无所事事地晒太阳。所谓栋梁,应是人到中年,左肩担得起父母的晚年,右肩托得住孩子的未来,双手还能抱紧自己吃饭的碗。足下生根,一边叹气一边站直,誓将光合作用进行到底,四季活成一季,连落叶都不敢,何况倒下。
生命需承担的重,有千般形态:短信里的还款通知,家族群里突然弹出的体检报告,需要再次修改的活动方案,领导突然通知要开个短会。保温杯里的红枣枸杞被浓热的咖啡替代,从办公室到家的距离无限延长,日近长安远,可望不可及。我们像奔跑在滚轮上的仓鼠,徒留被焦虑舔得发亮的皮毛,却互相赞叹着对方生活的精致。窗外的梧桐最懂人世艰难。它们见过路灯下夜归人的影子,比树影还单薄;听过辞职信在碎纸机里细碎的呜咽,收留过压垮成年人的那最后一根稻草。脚下已然枯萎的落叶,分明还流淌着上个雨季的泪水。
中年人的崩溃都带着消音器。浴室水声要调到最大,泪水才敢混进水流;车载电台切歌的瞬间,哽咽才能从指缝溢出;生日蛋糕上裹满奶油的草莓,孤独地霸占着餐桌的C位。但总有些时刻,可以撕开坚硬的外壳,让光漏进来。比如便利店里的一杯热豆浆,刚好温暖了冰冷的指尖;投喂同一只流浪猫的陌生人,于街角处的相视一笑;暴雨中小心蹚过水坑的汽车,像极了提着裙摆的少女,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
这些隐秘的支持和温暖,都藏在平凡的日常里,在每一个不经意的小时光里,自然地互相安慰,互相救赎。每个中年人的肩膀,都有一片隐形的盐碱地,那里既有千沟万壑,也绽开点点野花,在每一个撑不住的时刻,用根须紧紧抓住颤抖的土壤,原来世界一直都在我们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