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电视剧《真心英雄》热播,备受关注。据悉,本剧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以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安五大政法单位中8组英雄人物和集体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刻画了他们可敬可亲的真实风貌,让观众有“一剧尽看公检法”的感受,是一部系统集成式的作品。
《真心英雄》采取单元剧的形式,又不同于以前国产剧集《在一起》《我们这十年》《功勋》等各单元等长的构成方式。《真心英雄》的8个单元,最短的《罗平安》为3集,最长的《无名》为7集,其他各单元的体量在3到7集之内,正应了中国传统说书人常用的叙事观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近年来,中国电视剧、网剧创作存在长短剧之争,《真心英雄》或可为剧集创作提供一个思路,即不必计较体量大小,而应专注于故事优劣。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里,公安司法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连绵持久,构成中国电影银幕和电视荧屏上蔚为大观的作品群。《真心英雄》中每个单元不仅讲述一个个独特的故事,还是一条条梳理中国公安司法题材影视作品创作史的索引。看《罗平安》会让人想到《针眼警官》乃至《今天我休息》;看《无名》会让人联想起《无悔追踪》《誓言无声》乃至《对手》;看《公安局长》里潘青山的故事,会让人想到另一部《公安局长》里李西东的故事;看《公诉人》会让人想到《人民检察官》;看《最后一个任务》会让人想到《永不瞑目》。
近年来,讲述刑侦故事以及追溯旧案的中国政法题材影视作品大量涌现。较之海外,中国警察具有民情在心、民事在身的鲜明特点。就像《真心英雄》里的苏晓彤曾因为拦截小偷而错过入职面试,也曾在路口停车制止凶暴男殴打女性。《公安局长》中,派出所所长张文昊给老乡找牛,而潘青山在当派出所所长时也曾给老乡找狗。处理这些民众生活中的小事、琐事,是中国警察的日常工作。从几十年前童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广泛传唱开始,“警察叔叔”就成为中国社会的高频词汇,大事小情“找警察”解决成为人们的习惯。所以,用影视作品刻画警察形象,讲述警民之间发生的故事,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