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农谚讲,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20日,我国迎来春分节气。放眼大江南北,各地抢抓农时、不负春光,奏响灵动而紧凑的“春之声圆舞曲”。
“水来喽!”随着气温回升,山东冬小麦进入返青期。汶水之滨的田野上,一台台自走式喷灌机伸展着银色“臂膀”,一串串水珠均匀洒落。
麦怕倒春寒,返青水对小麦防冻格外重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苑庄镇的农田里安上了智能喷灌系统,可以根据作物需水情况精准调控水量。
“喷灌一小时,就能干完过去一天的活,又快又省心。”镇里的种植大户王振说,与大水漫灌相比,每亩地可节水三成、节肥两成,带动小麦增产10%到15%。
水利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累计灌溉面积超6000万亩。各地各部门精细调度保春灌,有力有序推进粮食生产。
视线转向东北。辽宁营口港,碧海蓝天下,门机大臂挥舞,抓斗上下起伏,工人正有条不紊地操作设备,进行袋口绑扎。四条作业线“火力全开”,化肥经灌包机分装成袋后,装车快速驶离码头,运往东北各地。
大连旅顺口区的一家农资店里,各式各样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摆放有序,前来购买农资的农民络绎不绝。
农资店负责人王鹤童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备耕,他们年前就开始陆续进货,化肥库存量达到800多吨,春种的种子也十分充足,还会送货到田间地头,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