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文促旅 以旅兴商 以商成展 以展带销
龙泉街道“文商旅展”融合发展拓宽消费新空间

  田璐 洪晓钟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龙泉街道立足深厚的人文历史优势和旅游资源,深化“文旅+”发展模式,探索文化、商业、旅游、展览多领域融合发展路径,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兴商、以商成展、以展带销,打造多元消费场景,赋能消费扩容升级,龙泉广场片区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为构建联动消费生态,龙泉街道以文促旅,立足资源禀赋,发挥“一塔六馆”文化地标集聚优势,整合滕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2处国家一级博物馆,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墨砚馆、王学仲艺术馆等4处国家二级馆资源,挖掘文化精髓和旅游价值,提升景区品质业态。以旅兴商,围绕满足游客多元需求,聚焦“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带动全产业链发展,释放城市消费潜能。为墨子科技文化城周边区域180余家店铺提供文旅业态指引,实现“游好景”“购好品”一站到位。创新开展“好味龙泉”宣传活动,持续做大菜煎饼、辣子鸡等美食流量,引入滕州首家全季酒店5.0项目,进一步优化游客体验。以智提质,持续打造功能完备、信息完善的“泉馨居智慧驿站”数字服务平台,及时更新各种文化消费热点,嵌入文旅电子地图等10类19项在线服务版块,实现交通、美食、商业等多场景融合,游购导航、满意反馈等功能一手掌握。借助AR、VR等数字技术,构建文博新型叙事体系,建成汉画像石馆一级文物“玉蝉”模拟场景、滕州博物馆VR云看展等数字体验区,创新制作战国编钟数字模型,实现文物藏品的可视化呈现、沉浸式体验。

  龙泉街道通过“节庆+民俗”聚人气,深挖传统节日和节气内涵,结合民俗文化,引流量、聚人气、拓市场,持续催热文旅消费。通过“国潮+体验”丰业态,连续三年举办“运河大集·龙泉庙会”国风节汉服周活动,巧妙融合墨子鲁班文化、汉服展示、非遗产品、特色小吃和手造体验等消费业态,以“龙泉大侠”闯关打卡的游玩形式,聚拢游客超20万人次。聚焦特色文创产品开发,上新“滕侯鼎雪糕”“菜煎饼玩偶”“滕州方言”纪念戳等文创产品,鲁班锁文创系列入选省文旅厅2024年“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旅游必购品。通过“非遗+集市”展活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万达商圈、龙泉广场等阵地,将非遗文化基因与文创产品融合,开设“万家灯火·社区夜校”,上线面塑、土陶、雕刻等非遗技艺课程,累计开设体验课程120余场次。设立任洪英面塑、王剑锋陶艺、梁军面灯面塑等非遗技艺体验点,拓展文创集市、网上直播等供需对接方式,实现非遗传承与文旅消费“双向奔赴”。

  为释放品质消费潜能,龙泉街道立足特色文化资源品质优势,抢抓市场热点,举办鼎盛酱醋文化节、非遗文创展销会等活动,布置特色产品、直播带货等展区40余个,组织老字号、电商企业展示展销200余款特色产品,吸引客流量8万余人次,实现各类农特产品销售额35万余元。以“一塔六馆”为中心,串联小邾国古城墙、弘道公园城市历史变迁展览馆、董村花卉园、艺博园等研学载体,推出文博场馆游、文物古迹游、花卉景观游等精品研学线路6条。抢抓“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运营机遇,引导游客深度体验滕州墨子鲁班文化。精心打造“夜游、夜宴、夜娱、夜购”等消费项目,举办文博龙泉夜、啤酒美食节等活动40余场,实现文化展演和夜间经济良性互动。策划开展夜间灯光秀等大型引流促销活动9次,引导支持万达等6大商圈、保利等7条商业街持续提升亮化绿化美化水平,吸引人气、聚集商气,夜间营收持续增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艺术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龙泉街道“文商旅展”融合发展拓宽消费新空间
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普及交通 安全知识
提升预防能力 呵护幼儿健康
姜屯镇人大聚焦“一喷三防”筑牢夏粮丰收屏障
家校携手共育 助力学生成长
东沙河街道人大主动作为赋能安全生产
滕州日报综合3龙泉街道“文商旅展”融合发展拓宽消费新空间 2025-05-21 2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