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团市委立足职能职责,多措并举,注重实效,深入扎实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团市委加强思想引领,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依托未成年人“蓝·荷”阵地、“孔子学堂”等阵地资源开展法治公益宣传、青少年家风家训教育等活动,让法治滋润青少年成长经历,积聚法治意识。深入开展“070勇敢者行动”,大力推行“开学第一课”青少年自护教育,为全市200余所中小学系统讲授法律、心理、防灾避险、健康娱乐等自护基础知识,普及青少年安全自护知识。积极与教体局、公安局等职能部门对接,严格筛选14至16周岁不在学重点未成年人,建立《重点未成年人关爱帮扶数据库》。组建“团干部+学校+社工+‘青’字号力量+村(居)委员”研判小组,依托包含家庭情况、个人情况、生活困境和发展需求等18项指标的《重点未成年人入户调查表》,进行“拉网式”精准摸排,对全市1312名重点未成年人实地走访、了解情况、复核分析,切实做到人数清楚、结构清楚、分布清楚、思想状况清楚。目前,全市共建立“引航小组”33个,确定关爱帮扶对象73名,建立“一人一策”帮扶档案,有效预防违法犯罪。
团市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将团干部、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乡村好青年等四类优秀青年群体纳入结对服务,同时积极吸纳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加入,开展精准结对帮扶,通过“一对一、多对一”形式,开展“6+X”差异化结对帮扶活动,提供思想引导、学业倡导、职业指导、心理疏导、行为劝导、生活帮导等服务。采用“线上微信沟通+线下入户家访”的方式,常态化关注重点未成年人群体思想动态、行为动向。坚持预防为主,矫治发力,增强“引航”实效性,在预防端,联合教体局,深入开展“070勇敢者行动”,通过舞台剧、模拟法庭、法治讲堂等形式,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主题活动,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有效减少14至16周岁闲散未成年人数量。在矫治端,联合教育专门委员会、公检司法等部门,对多次违法、涉及刑事犯罪的罪错未成年人,送到专门学校接受矫治教育。围绕职业规划、心理引导等主题,组织团干尖兵开展专题宣讲,全过程护航重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