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晗
虽然已经立秋了,但气温还是居高不下。气温高、降雨量增多、蚊媒活动愈发活跃,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显著增加。8月11日,记者了解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防蚊虫温馨提示,提醒广大市民面对蚊媒传染病的威胁,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可在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如果被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清晨和傍晚是蚊虫活动的高峰期,也是孩子们户外玩耍的常见时段。夏季衣物较为单薄,皮肤暴露较多,孩子更容易成为蚊虫叮咬的目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孙德壮说。据他介绍,与成人相比,孩子的免疫系统在应对新病毒时可能反应更为激烈,或者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
孩子被蚊媒叮咬后,如果出现突发高烧(超过39°C),且发病迅速,要赶紧就诊。同时,被蚊媒叮咬后,关节剧痛这是非常典型的症状,孩子可能会拒绝行走、跛行,或因手脚关节疼痛(手腕、脚踝、手指、脚趾、膝盖、肘部等部位最常见)而哭闹不止。其他不适包括可能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肌肉痛、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避免蚊虫叮咬,预防是关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孙德壮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时,给孩子穿浅色、宽松的长袖衣裤,最大限度地覆盖皮肤。家中应安装并维护好纱窗纱门,防止蚊子进入室内。务必使用蚊帐(尤其是婴儿床),确保蚊帐无破损且边缘压实,婴儿推车也可以配备蚊帐。要清除蚊虫孳生地,每周检查并彻底清理家内外所有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水桶、闲置容器、废旧轮胎、堵塞的屋顶排水槽/天沟、小水洼、废弃塑料袋/瓶罐等。储水容器务必严密加盖。修剪草坪、修剪树木、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减少蚊虫滋生地。通过这些综合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宝宝感染蚊媒传染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