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周圆 高亢) 信息通信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
基础设施建设量质齐升、赋能行业数字化走向深入、服务更加普惠通达……“十四五”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积极创新、勇于改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多方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8月7日晚,四川成都,在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现场,分享节目、参与互动、查询信息……万名观众带来庞大网络需求。“一点都不卡,我可以用手机给家人高清直播现场,连发几条视频都是秒传。”观众谢先生说。
这份畅快淋漓的体验,源于新一代5G-A网络支撑。中国电信技术人员介绍,技术团队采用三载波聚合等创新技术,网络容量较传统5G提升10倍,最高峰值速率可达万兆,有效满足了超高密度人群同时用网的需求。
“十四五”以来,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提效,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数字底座”更加坚实。
网络支撑更有力。我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5G、千兆光网建设目标,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90%以上行政村通5G。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达3022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截至3月底,我国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高速传输网络加速构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7377万公里;首批168个小区、工厂和园区的万兆光网试点部署顺利开展。400G骨干网正式规模化部署,传输带宽、网络容量、超低时延等将实现大幅提升。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2%。中国电信推出全球首个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服务,中国移动5G-A标准贡献位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
“我国已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说。
在“中国车谷”武汉岚图汽车生产基地,平均每118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生产速度的提升离不开“5G+AI”助力。
记者调研了解到,中国联通将5G专网与AI技术深度融合,在该公司总装车间部署了覆盖仪表台、车门、轮胎等6大关键工位的智能检测系统,实现车身零部件错漏装自动识别,检出率高达99%以上,产线效率提升20%。
网络建得好,还要用得好。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千行百业,赋能效应持续释放。
在文化领域,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壁画,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周风秦韵,依托5G、AR、VR、AI等技术,5G数字巡查系统、数字展馆、云解说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应运而生。
在医疗领域,内蒙古呼和浩特搭建起院前院内一体化应用平台,整合5G院前急救系统、院内急诊急救平台等,急救车的出诊任务、车内救治情况、接诊医院等信息可直观地展现在平台上,为急救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5G融合应用已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深入实施,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正加快5G与工业的融合渗透……更多部署举措加力推进,推动信息通信业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