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
张军霞
前几天,一位老同学在朋友圈里发了一组儿子写的毛笔字,惹来许多人围观惊叹:“一个8岁的孩子,能把字写得这么好,真是天才!”“好好培养吧,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书法家!”老同学在回复里说:“我的孩子很普通,他字写得还不错,是因为一年365天,除非生病爬不起来,否则他每天都会练字。我也没想过让他成为书法家,只想让他拥有一项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爱好,也算是学习之余的一种调剂吧……”
我见过老同学的儿子练字,有时我去她家串门,不管大人如何聊天说笑,孩子埋头写字,表情专注,一丝不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长久的坚持,才让他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天才”,这其中妈妈的功劳也是不可磨灭的,因为我的老同学做了很好的表率,她自己也每天练字,为了孩子,她从来都不会懈怠。
我想起邻居家的宁宁,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半年前,宁宁妈妈给她报了一个美术班。刚开始那些日子,宁宁对上美术课非常感兴趣,每次都迫不及待想去,回来时又高高兴兴拿着自己画的画。可没过多久,宁宁就变得不爱去美术班了。原来,当妈妈的本身就没有重视这个学习,有时带孩子去逛街,把上课时间给忘了,有时孩子身体有一点不舒服,她直接就跟老师请假不去了。由于缺课太多,宁宁跟不上课程,慢慢也失去了对画画的兴趣。我恰巧认识宁宁的美术老师,她曾对我感叹:“宁宁可聪明了,是班里最有画画天赋的孩子,可惜她的妈妈对此不重视……”听了这话,我真为宁宁感到可惜。
我家女儿五周岁,她从小就喜欢听绘本故事,每天晚上都缠着我讲一本又一本,有时候我讲得口干舌燥了,她还意犹未尽。一年前,我忽然想到,如果能教会女儿识字,让她自己来读故事,不就可以把我解放了吗?于是,我给她买了第一套识字卡,一共250个字,试着教她读,我采取的办法是每次学习10个字,学习3天,然后就换新字卡,同时复习学过的字卡。由于识字卡上的图案活泼有趣,女儿对这样的学习很感兴趣,没过多久我们就把这200多个字学完了。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前前后后共买了6盒识字卡,一共1500个字,由于坚持学习从不中断,如今大部分都已学完。学习了还要应用,我尝试着让她自己读故事,从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越来越流畅,现在简单些的儿童绘本上面的字,她大部分能读下来。
有一次,表姑过生日,我带女儿去吃饭,表妹的儿子跟我女儿差不多大,她听说我女儿能识那么多字,十分惊讶:“这丫头可真厉害呀,是个小天才,不知道把我儿子甩出了几条街。不过,也真佩服你啊,我可没有那样的耐心……”
其实,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想让他们靠自制力来学习,是一种不太现实的想法,这个阶段的孩子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陪伴。当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是“天才”时,是否也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为孩子付出了足够多的精力,是否有日复一日陪他做同一件事情的耐心?能够坚持做到这些,你的孩子也可以成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