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闫沛) 4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为广泛宣传接种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善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郭中心卫生院等基层医院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资讯信息,增强市民广泛参与预防接种的意识。
许多家长都知道,儿童疫苗分为一二类两种,接种时该如何科学选择呢?据东郭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介绍,根据《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一类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疫苗,属于国家强制预防接种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等;二类疫苗是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属于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有些家长认为,二类疫苗可种可不种。医务人员表示,一类二类疫苗的区分并非仅仅依照病种的轻重缓急,还与当下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疾病流行情况相关。如果儿童不接种二类疫苗,有些疾病则无法有效预防。
采访中,不少家长认为,接种了某种疫苗就可以完全预防该类疾病。对此,医务人员表示,疫苗的保护率并不能达到100%。就拿手足口病疫苗来说,它准确的名称是“EV71病毒疫苗”,针对的只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将近70种肠道病毒中的一种,所以有时接种了疫苗也不能完全预防该类疾病,这一点家长需要科学认识。
有些家长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工作忙导致孩子错过疫苗接种指定时间,延时接种效果会打折扣吗?医务人员表示,疫苗有最佳接种时间,如果儿童出现漏种问题,家长要带上接种证到接种门诊详细咨询,医务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家长合理的建议,或者确定下次接种时间。
此外,医务人员提醒广大家长,孩子接种后细节问题不容忽视。例如,打完疫苗需要观察30分钟,无异常情况后才能离开接种点。离开前,医务人员会交代家长给孩子多喝水、24小时不能洗澡等,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或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