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处不风景,忘了年龄还年轻。”我已记不清这话是谁说的了,但仔细想想,觉得这话说得颇有道理。
那天在小区里散步遇到一位长辈,他突然问我:“你有七十了吧?”我先是一愣,心想我有那么老吗?可我还是笑着回答:“我是共和国同龄人,中国多少年我就多少岁。”我依旧没说出七十这个数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的年龄和生日都是个模糊概念。先说年龄,村里和城里算法就不一样。譬如我,搁在城里七十还不到,可在村里就是七十一。开始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回村和同龄的伙伴说到年龄时,才知道有虚岁之说。就是说,即使同一年出生的人,因为出生月份不同,有的人虚一岁,有的人却虚两岁。再说生日,因为父母当时还没有阳历这个概念,所以我的生日只知道阴历的日子。因而,早年我在填写个人简历或者各种表格时,写的都是阴历的日子。后来不让填写阴历了,为了搞清楚自己阳历的生日,就让女儿上百度查了查,这才知道自己的阳历生日是1949年11月15日。从此,我的生日就由一个变成了两个。于是,我后来再过生日时便犹豫起来,是按阴历过呢?还是按阳历过?为此我还纠结过。不过,问题最后还是解决了,就是灵活掌握,什么时候孩子们有时间就什么时间过,不过基本上还是沿用阴历的日子过得多些。
说到过生日,小孩子过生日和老人过生日也是有区别的,给孩子过生日讲究就少一些,没有什么忌讳,而给老人过生日讲究和忌讳就多了,人到了五十岁,过生日才能说是过寿,而且是过九不过十。我父亲八十岁那年,为了给父亲过八十大寿,我提前请一位书法家和一位画家朋友,写了寿幛和寿联,画了一幅松鹤延年图,装裱好等到庆寿时挂上。可让我没想到的是,父亲说什么也不同意为他庆寿,反而问我:“我有八十了吗?”听口气他还年轻着哩。可父亲的一句问话还真把我给问糊涂了,心想难道是自己记错了他的年龄?可他是属虎的,明明八十了呀?怎么他连自己的年龄都忘了。这个问题后来在我叔那儿得到了解答,从而知道村里老人多数不愿意过寿,即便想过也都是提前一年过,就是过九不过十。不过后来我从和父亲的一次闲聊中,还是听出了他不愿过寿的真实想法,就是怕人提他的年龄,怕人说他老。对这件事我当时还有点不理解,心想父亲怎变得这样了呢?其实这仅是表面现象,后来还是我叔告诉我,说我们村某某老人刚过寿不久就过世了。听了叔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没说出口的潜台词,是怕死呀!可这又怎能怨他呢?这好日子还在后头,他还没过够呢。
然而,当自己一年一年也变老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虽然说人由小变老是自然规律,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当自己老之将至,步入老境后,还是变得非常恐慌,不是盼时间过得快些,而是相反,希望时间过得慢些再慢些。其实适得其反,在感觉里,日子不仅没有慢下来,反而觉得节奏愈来愈快,往往不知不觉一年就过去了。说来这种感觉也不单单我有,在同一些老人交谈时,他们也和一样感受。
说到人老,我一直以为,从生理上讲应该是一个渐进过程,不会一下子老掉的。可我错了,实际上人一旦过了花甲之年就会感觉越过越快。我为此曾笑称,这是年龄加速度。拿我来说,六十岁之前,凡熟悉我的人都说我长得年轻,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可自从经历了两次大病之后,他们不再那样说了。有一次刘传龙师傅给我理发,说我脸上的老年斑比先前多了。是的,他说得没错,我不仅脸上的老年斑多了,而且眼袋也有了,头发也稀了白了。因而,一想到这些心里还是感到很失落。
要使自己变得年轻,我想还有一个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染发。许多年前我曾对常年为我理发的刘师傅说,我染到六十岁就不染了。可过了六十之后自己却食了言,转而又说,染到七十吧,过了七十就不染了。说来对染发危害健康的事我也是心知肚明的,为此确曾暗下过决心,要像有人戒烟一样,不再染发。可每当我坐在理发椅上就不那么淡定了,甚至把自己之前说过的话全丢在了脑后。怎么会这样呢?其实并不难理解,染发之于我也像忘了自己的年龄一样,虽然有掩耳盗铃之嫌,可心安理得地接受。说来话长,在我第一次手术卧床的那些日子里,别说是染发了,就是洗洗头也成了大难题。在这期间头发长得长是自然的,但当妻子说到我的头发差不多都白了时,内心里却很难接受这个事实,甚至连镜子也不敢照了。但自己也想过,索性趁此机会以后就不染发了,就像虢国夫人那样,素面朝天;像康熙皇帝那样,白发示人。可当我再次理发时,我却又动摇了,并对理发师傅说,还是染了吧,不然我也不能接受、不能面对自己。不过现在想来,虽然自己从中年时就开始染发,但前后还是有所不同的。早年染发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年轻,而今染发却是为了使自己忘了年龄。
说到这儿我忽然想起最近读宋人陆容的《杂记》,里面有一句话颇耐人寻味:“陆展染白发以媚妾,寇准促白须以求相。”什么意思呢?本意是说,陆展把白头发染成黑头发以讨得小老婆的喜欢,寇准为提拔升官拔掉了自己的白胡须。他们的目的虽然不同,但都违背了自然规律。不过我与他们相比,目的并没那么不堪,纯为了年轻几岁而已。
早些时候,我曾在网上阅读过一篇老人谈养生的文章,作者在文中说,老年人忘了年龄还年轻。他的话再次触动了我敏感的神经,我认真想了想,觉得人的生老病死就像荆河里的水,握是握不住的,该来的一定会来,该走的一定会走。生理年龄并不能主导人生命的全部,关键是人的心态和心理年龄。作为老人,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才至关重要,人老却不能服老,就像有的人,六十岁却保持一颗四十岁的心脏。同样,染了头发保持年轻的容貌,心态自然会感到年轻许多,不容置疑,这是心理起了变化。因而,作为老人,忘记自己的年龄还是大有好处的。有句老话说,少是天仙老是猴。人老了没有样,因而最好不要经常照镜子。这样说似乎有自欺欺人的意思,而这样做却是有益于老人们身心健康的。老人们都忘了自己的年龄吧!或许这样你会越活越年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您能接受这句诗吗?我想老人们多会勉强接受前半句而纠结于后半句。不过我还是认为,人生进入晩境,走在夕阳下,有夕阳的抚摸,沐浴着火红的晚霞,那一刻,老人的心应该是平静和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