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传统二十四节气冬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数九

  滕州,古代称之为善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民俗文化,包罗万象,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子承老为孝,滕州人把孝老具体落实到生活中,如冬至这天给老人送羊肉,又叫“送数九”。

  冬至,真正的寒冷季节的开始,鲁南地区俗称“数九”,又叫“交九”,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后的“三九”,冰天雪地,草木凋零,万物闭藏,在滕州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在这寒冷的季节里,习惯省吃俭用,但又体弱多病“火力”差的老年人,如何度过严寒而漫长的时日?于是人们在给老人增添衣服的同时,也在饮食上给老人增加营养,确保老人“温暖”过冬。如何增加?他们深知羊肉性温,大补,有调节机体适应严寒增暖的功效,最适合老年人冬季食用。

  每年一入冬,卖羊肉的、开羊汤馆的开始忙活,他们大量囤积活羊和羊肉,还有平时不经营但有经济头脑的人,看准了商机,也加入羊商的队伍中,用心经营一个冬天,除自己吃足了羊肉,给老人送的羊肉也不用花钱外,还赚个年本。再说,常年贩羊的老板们,他们有的去了东山里,有的去了更远的牧区,一车一车把活羊运到滕州,或在当地宰杀后把鲜羊肉运到家中冷库,等大雪节气一过,就开始大量销售活羊和羊肉。这时的滕州,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的市场,卖羊肉的一家挨着一家,看谁的好,看谁卖得快。现如今,老板们顾不上收现金,几百元的羊肉钱,用手机一扫二维码,手机一响,成交,真是既方便又快捷。再去看人气最旺的活羊市场,买羊的人来人往,装满活羊的汽车一辆挨一辆,卖羊的老板来时心事重重,汽车满满,腰包空空,走时面带笑容,汽车空空,腰包满满。买羊的人除卖羊肉的、开羊汤馆的老板外,还有不少是当地不怕麻烦、会算计的人,他们三五家合伙买两三只活羊,回到家中,把羊宰杀,把羊肉送给老人,他们搭点时间赚个羊头和羊下水(羊内脏俗称羊下水)。

  这个季节的滕州人,路人相遇的见面招呼也是一反往常,说得最多的就是:“送数九了吗?”还有许多老年人不怕天冷,走到大街上逢人就谝,儿子送的羊肉多好多好,女儿送的羊肉如何如何。这原本很冷的冬天,由此倒是增添了几分暖意。可见滕州人对这个习俗是多么的重视,多么的坦然欣慰。

  在这个季节里不问你在哪里,不管你在干什么,都得给老人送羊肉,如不能亲送,就委托他人代送,或把钱提前寄给老人并安排专款专用,否则,就要担心会被人说不孝顺,或说没本事,日子过得不好,一年一次的“数九”都送不起。

  送数九这一敬老孝老的民俗是善文化的一个体现,促进了社会和谐、家庭美满。在寒冷的冬天里,老年人吃到儿女送来的羊肉,喝到了温补的羊汤,增加了营养,增强了抵抗力,心中高兴,精神上得到了慰藉。老人健康,儿女高兴。一年又一年,一代传一代,成为惯例,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形成了民俗,同时活跃了市场,拉动了经济增长,真是利国、利民、利己,深得人们的喜爱,延续至今有愈来愈盛之势,羊肉越送量越大,有的一个冬天送几次。我这个74岁还不算真老的人,这几年一入冬,儿子送的羊肉还没吃完,女儿又送来了。这真是:晚年景象千般好,真想多活几十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百姓故事
   第7版:传统二十四节气冬至
   第8版:公益广告
7
古诗词里的“冬至”
“冬至节”里的文化气息
送数九
冬至忆旧
滕州日报传统二十四节气冬至7送数九 2021-12-21 2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