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作者:赵焰 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杨泓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冯静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读《沈从文自传》
2022年01月1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住阅读这轮心灵的明月

  回首我的读书生涯,一路走来,虽说不上硕果累累,也可称得上小有收获。

  懵懵懂懂学知识,莫名其妙爱阅读。上学后的我自从拥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爱上了阅读。可在那个刚刚解决温饱的时代,哪有书读?只能是把自己的课本和姐姐的课本找来一遍遍读,一遍遍背。

  初中时,获得人生第一本课外书——《人生》,真是如获至宝。时隔如烟岁月,依然记得那年夏天一个又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去放羊。羊在吃草,我在读书。羊群吃得津津有味,我则读得如痴如醉。故事情节曲折变化,我的情绪也随着波澜起伏。当单纯热情大胆执着的巧珍,沉浸在与高家林的爱中不能自拔时,高加林却为了梦想突然离开农村,抛弃了炽热如火的巧珍。巧珍的心碎了,我的心也碎了……

  后来,我把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把它推荐给我的伙伴。于是,我们同宿舍的女生谈论着,伤感着……后来,又读了《平凡的世界》《在困难的日子里》。

  就这样,阅读成了我的日常,一发而不可收。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升入大学。犹记得,第一次目睹大学里丰富的藏书时,简直惊呆了。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爱不释手!从此,课堂之外,图书室阅览室总会看到我甘之如饴的身影。

  随着课程的推进,老师不断为我们推荐书目。尽管囊中羞涩,还是节约下来生活费买书。老师第一次给我们推荐的就是余秋雨先生的《文明的碎片》《文化苦旅》,我们争相购阅,以致一时“洛阳纸贵”,书店脱销。

  后来,用自己的第一桶金——奖学金,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一大摞书。怀里抱着满满一大摞书,就像抱着一座金矿,简直是欣喜若狂,感到自己是一个大富翁。晚上就寝前,读着这些书酣然入梦……

  回首我的读书生涯,猛然间发现我和我的学生已收获满满,有激动,有感慨,有忧伤,更有成长。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是撒播知识和阳光的舞台,需要给学生播下一粒种子——对阅读的渴望。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适时介绍宝黛二人的传奇身世,吊足学生胃口。每每此时,学生会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仿佛在问,后来呢,后来呢。而此时,我则故弄玄虚来一句:想知道吗?且到曹雪芹曹老先生那里去寻找答案。于是乎,学生纷纷找来《红楼梦》如饥似渴阅读。学习《我与地坛》引入作家史铁生《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一学期下来,学生陆陆续续接触阅读了不少与文本相关的小说。

  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我们成立了翰墨飘香读书社,定期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如演讲比赛——我喜欢的一本课外书,我最喜欢的书中人物等。

  作为老师,自然要做出表率,每每闲暇就是捧书阅读,尤其是读教育大家的作品。几年下来,掐指一算,也读了几十本专著。家里的书橱早已没有新书的容身之地,它们只好不断扩大地盘,侵占我的生活领域。真应了那句古话: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当然,每有感想则欣然动笔,读书笔记自不必说,拙作也时见报刊。汇款单像报喜鸟一样翩然飞来我的身边,真是一路书香一路欢歌。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我已把读书这轮明月的光芒播洒到学生的心田。相信带着它,学生的人生之路会多一些光明,少一些云翳。

  让我们每个人都守护住心中的月亮,让美丽的光芒在你我一举手间,洒满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喜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滕州答卷
   第5版:城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王安忆的读书观
《宣纸之美》
《考古一百年: 重现中国》
《不可征服——中国姑娘 徒步南极难抵极纪实》
守住阅读这轮心灵的明月
生命不过一场遇合
滕州日报荆泉7守住阅读这轮心灵的明月 2022-01-15 2 2022年01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