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徐承伟
~~~ 杨修元
~~~ 钱国宏
2022年06月08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滕县龙泉寺
徐承伟

  滕州最著名、最有年代感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就是龙泉塔。李广星先生主编的1990版《滕县志》,封面就采用了龙泉古塔、荆水环绕的设计,图案简洁大方而又不乏厚重深远,把滕州悠久的历史人文气息都定格其中。一书在手,如捧圭臬。

  龙泉塔,从建成以后,承载着古往今来许多滕州仁人志士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情怀。众多文史爱好者对龙泉塔的研究面面俱到,几乎研究了个遍。而近期滕州市有关部门正在组编的《龙泉塔志》,也是一部非常值得期待的综合性文献。龙泉塔西侧的南北路,叫塔寺路,路虽不宽,周边商铺林立,倒也十分繁华。

  老滕县寺庙众多,仅明朝万历十三年《滕县志》中有据可考的寺庙就近40处。除了龙泉寺外,比较有名的有显庆寺、甘露寺、福盛院、兴国寺、清凉寺等。而我们要谈的,就是曾和龙泉塔相得益彰的县城东郊龙泉寺。

  之所以要特指县城东郊龙泉寺,那是因为历史上滕县有四处龙泉寺。万历十三年《滕县志》是这样记载的:“龙泉寺四,一在城东一里许,创始无考,宣德间僧正玉重修;塔亦渐圮,而千户蔡祐、首事僧无文等募助重修;寺规制旧极宏丽,塔十层,高十二丈……今两廊方丈俱圮,虽修之不及前远甚……一在东南四十里新集。一在龙峪,元初建,皇庆间重修……一在城北二十五里龙山,俗称台头寺,宋熙宁间建……”

  四处龙泉寺中,龙峪龙泉寺建于元初,龙山龙泉寺建于北宋熙宁年间;而新集龙泉寺是该志对所有寺庙的记载中最简单的,连“创始无考”都没有。我们大胆臆猜一下是不是有两种可能,或者志稿编排印刷时非常遗憾地漏印了(这种可能性很大);或者不是漏印,而是因为新集龙泉寺距离编者生活的年代很近,编者把这座“新建”龙泉寺按门类记入了志书古迹部分,没再专门强调建筑年代(这种可能几近为零)。

  而对于城东一里许的龙泉寺,就是县城东郊龙泉寺的建筑年代,治学态度严谨的编者既没记载在元,也没记载在宋,而是像对待其他没有考证出建筑年代的寺庙一样,写明“创始无考”。并且还记载了2次重修情况及“今两廊方丈俱圮,虽修之不及前远甚”的现状。

  而在清朝的几部志书里,涉及龙泉塔、寺的记述均使用了万历《滕县志》的记载。在王政主编的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滕县志》中倒是载录了一组王政的诗,其中《浮屠峙玉》诗是这样描述的东郊龙泉塔:“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凌云更作拏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风过金铃音袅袅,顿教俗耳洗琶筝。”

  王政,湖南善化人,1844年上任滕县知县。通过他的这首诗,我们感觉龙泉寺在当时早已泯灭了。说到这儿细心的读者会说:不对!你的说法有明显的逻辑漏洞。龙泉寺的泯灭和王政歌咏龙泉塔没有必然因果关联,龙泉寺在与不在,都不妨碍王政歌咏龙泉塔啊!是的,说到这儿,笔者的说法是立不住的。大家还是比较倾向于“在清末民初,龙泉寺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龙泉塔”的流行说法。

  笔者在研究滕州易石园徐氏历史文化时,在徐缙文的一首词中,读出了龙泉寺泯灭的蛛丝马迹。徐缙文,字星衢,号松皋、石禅,清朝嘉庆、道光时期滕县名流,曾以米易石,救济饥民。能文擅画的他,作品众多,仅留存成集的诗词就近500首,其画作更是“得其尺幅,宝之若吉光片羽”(赵来麒语)。他和铁保、王鼎、林则徐、尹济源、孔昭虔、郑士芳、冯云鹏、冯云鹓等诸多显宦名人以及张秉锐、蔡临、冯潮、徐霖、王大淮等滕县知县均有交往,“风声遍齐鲁”(尹济源等人语)。

  道光九年(1829年)冬,他路过东郊龙泉塔时,触景生情作了这首《贺新凉·过东郊咏塔》,全文如下:

  意欲何为也。冒风霜、东郊屹立,不分明夜。忆昔庄严松栢里,壮似云盘雾架。相伴着、旃风兰若。倏忽劫灰烧净土,剩浮屠、百尺斜阳挂。西风紧,昙花谢。炎凉阅尽人情怕。剧堪怜、残碑梵偈,苔封雨洒。蔓草荒烟谁料理,惟有孤坟羊马。一任他、雷轰电打。每到更深明月静,应仙人、此地来偎藉。听他诉,沧桑话。

  作者在词中无意中揭开了龙泉寺(兰若)泯灭的历史真相:不是年久失修,不是自然倒塌,而是被烧成“净土”,只剩佛塔(浮屠)孤独地屹立在那儿了!这篇收录在1934年徐氏族谱中的作品,撇过文学价值外,对于研究东郊龙泉寺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是迄今我们所发现表述东郊龙泉寺泯灭原因的最早作品。

  结合万历《滕县志》志的记载和王政、徐缙文的诗词描述,我们基本可以推断:东郊龙泉寺泯灭时间是在明朝万历末年至清朝道光初年间。

  龙泉寺是什么原因被烧成“净土”的呢?“劫灰”,一般指遭战事、火灾等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唐李商隐在《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有“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句,南宋陆游在《予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今始见之》中有“陈迹关心已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句,均用了“劫灰”一词。翻阅明清滕县志,在明万历十三年至清道光初年之间,发生的可能造成破城毁寺的战事,莫过于1622年白莲教徐鸿儒滕县攻防战和1642年清兵破城之战了。

  当然,历史不容臆猜和假设,东郊龙泉寺被烧毁是天灾,还是人祸?还需要寻找更有力的证据,进一步还原历史真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关注高考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7
荆泉
浅谈滕县龙泉寺
“秦晋之好”的背后
夏木阴阴说美称
滕州日报荆泉7浅谈滕县龙泉寺 2022-06-08 2 2022年06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