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 报道
本报讯 为推进民族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管理新路径,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大统战思维,提高站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借助“雪亮工程”高标准建设了滕州市民族宗教事务智慧化管理指挥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民族宗教事务全要素纳入“一网通管”。
据了解,该平台主动与公安、统计、大数据等部门沟通对接,统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等信息归集,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共采集各类基础数据2万余条导入平台系统,为智慧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依托“雪亮工程”新增设高清摄像头52个,总数量达到233个。明确专人每天通过视频系统对全市55处宗教活动场所、107处基督教以堂带点、24处民间信仰场所进行网上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镇街、村(社区)和场所负责人进行处置,实现线下线上监管全覆盖。
对发现的消防安全、房屋安全等问题隐患,平台第一时间派送至镇街宗教工作联络员进行核查,联络员根据现场核查情况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时间,明确整改责任人员,并将整改后照片通过移动端上传至指挥中心。平台建设以来,发现问题隐患7处,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即时整改5处,限期整改2处。平台系统导入“天地图山东”影像地图,借助“天眼”定期查看宗教活动场所卫星影像图片,通过历史影像与视频对比分析,看活动场所是否存在未经审批擅自扩建、改建和新建等违法违规现象。
我市充分发挥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对近年来信教群众数量变化、财务收支、活动开展等各类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研究解决重点问题。平台建设以来,召开民族宗教联席会议4次,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实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转变、由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转变,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与水平,有力维护宗教领域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