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桂花风起月正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苗永峰
~~~ 王战
~~~
~~~ 耿艳菊
~~~ 魏益君
2022年09月10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词里的中秋月
魏益君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这是宋代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此词描绘了一幅中秋佳节赏月的恬静画面:中秋皓月洒下万里金波,好似那刚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因为人们都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中秋是个美好的节日,那轮皎洁的月亮挂在中天,给人的是无数的想象与寄托。而宋词里的中秋月,就更加明亮与唯美。

  米芾笔下的中秋月是月下小酌的酣畅。《水调歌头·中秋》:“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悠扬扬。在这清平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喝醉困乏了就靠着枕头临江而睡。

  苏轼的笔下的中秋月是美好的想象与向往。《念奴娇·中秋》:“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

  苏辙笔下的中秋月是客居他乡的离忧。《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经过了七个中秋节。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绪难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传来凉州曲调。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披风,有的穿着紫绮为面的裘皮衣服。无奈圆月无情,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独自宿在水路驿站,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在宋词里赏月,感应的是月照古人的美好,感受的是月下动人的绝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走在新 开新局
   第4版:桂花风起月正圆
   第5版:桂花风起月正圆
   第6版:天下
   第7版:寻找最美滕州人
   第8版:广告
掬一捧秋月
难忘中秋
诗词一组
心爱的小月亮
宋词里的中秋月
滕州日报桂花风起月正圆5宋词里的中秋月 2022-09-10 2 2022年09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