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敬晨/文 谢经岭/图
自2005年担任龙阳镇董沙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董续增带领村“两委”干部,改变了村庄的面貌,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当干部,心里必须想着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防控疫情,守护群众安全
2020年春节,疫情突如其来。在抗“疫”过程中,董续增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路口值班,早晨第一个到岗的是他,深夜最后一个下班的是他。年近六旬的他,同年轻小伙子一样战斗,并主动拿出2000元钱购买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村民刁凤华夫妇从武汉返乡,必须采取居家医学观察措施。谁去他们家里安排?董续增说:“你们都在门外等候,我去!”董续增戴着口罩来到刁凤华家,叮嘱他们注意事项,安抚他们的情绪。刁凤华家里需要什么,他第一时间送到。事后,有人问董续增:“你离他们那么近,不害怕吗?”他说:“我没想那么多,我是村党支部书记,是大家的主心骨,我不去谁去?”
脱贫攻坚,情系弱势群众
村民王子国一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其父早逝,母亲智力低下,他本人由于特殊原因20多岁还没户口,合作医疗没法办,也没法外出打工。董续增跑派出所、公安局,开车拉着王子国母子二人,帮其上户口、办理身份证,联系用工单位,还指导他种植大棚马铃薯,使娘俩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村民丁某60多岁,智障,生活不能自理,靠90多岁的母亲照顾。多年来,董续增一直关照他们,经常给他们送米、面等生活物资。2019年夏天,丁某家的房子漏水,董续增自己掏钱买来建筑材料、找来施工队,为他们家修好了房子。去年,母子二人因意外事故去世,又是董续增跑前跑后,为他们料理后事,让丁某的族人、亲戚非常感动。
村里9户贫困户都已脱贫,而董续增依然经常到他们家里走一走、看一看,有什么困难及时提供帮助。
提升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2017年9月,村里进行道路硬化,董续增每天靠在施工现场。期间,他感觉胸部疼痛,为了赶进度,忍到工程结束才去医院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肝病,需要去上海治疗。按照原计划,道路硬化完,接着进行电路改造,但病情严重,他只好先去上海做手术。董续增人在上海,心却想着家乡,因为这是争取的一个项目,需要村里先完成清障工作,然后才能施工。
术后第七天,董续增不顾医生、亲人劝阻,毅然回家,组织动员村民砍伐、卖掉影响电路改造的树木。村民陈某家的树要价1000元,而买家只给700元,双方僵持不下。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董续增自掏300元解决了问题。由于清障工作做得好,电路改造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改造后,村民用电正常了,大街小巷还安装了近200盏路灯。路灯照亮了村庄的路,也温暖了村民的心。
在村任职近20年,董续增的无私奉献,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2012年第七期山东好人”“第五届枣庄市乡村之星”“滕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