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徐承伟
~~~ 唐宝民
~~~ 钱国宏
~~~ 龚敏迪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范蠡与陶
徐承伟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霸业,而后急流勇退,弃官经商,三聚三散,获誉“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在民间,关于范蠡的故事、传说很多。

  关于范蠡是哪儿人,《集解太史公素王妙论》中说“蠡本南阳人”;《列仙传》中说“范蠡字少伯,徐人也”;《正义吴越春秋》中说“蠡字少伯,乃楚宛三户人也”;《越绝书》中说“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在陶为朱公”,又说“其始居楚曰范伯”。

  关于范蠡的终老之地,版本和争议较多。例如湖南华容范蠡墓、安徽涡阳范蠡墓、山东肥城陶山范蠡墓、山东菏泽定陶区范蠡墓等。

  湖南华容范蠡墓,主要依据王隐《晋书》和明万历《华容县志》的记载,其中王隐《晋书》中记载:“陶朱冢在华容县,树碑云:是越之范蠡。”明万历《华容县志》记载:“旧志城西田家湖上,有范蠡墓。”

  安徽涡阳范蠡墓,主要是依据清光绪年间《安徽通志》“越大夫范蠡墓在涡阳东南范蠡村”和《蒙城县志》“范蠡墓在县西五十里”的记载。

  山东肥城范蠡墓,来源于对《史记》等文献的解读和部分志书的记载,其中《钦定大清一统志》记载:“陶山在肥城县西北三十里。史记越世家:范蠡去齐止于陶,名陶朱公。”肥城还连续开展系列研究:1996年,成立范蠡研究会;1997年,举办首届范蠡研讨会,一众学者、专家撰文认定范蠡墓在肥城;2008年,清明祭拜中华商圣范蠡典礼在陶山范蠡墓前举行,举办范蠡经济思想研讨会,整理编纂《范蠡研究文集》;2013年,肥城幽栖寺村出土3块明代石碑,进一步佐证范蠡葬于肥城陶山。  

  山东菏泽定陶区范蠡墓,也是来源于对《史记》等历史资料的解读。其中《定陶县志》《曹南文献录》中记载,“范蠡墓在定陶县城东北五里”“卒老死于陶”。该地连续推动该处遗址的保护工作:198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获批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在山东滕州,也有关于范蠡的记载。打开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在《宾客传》中记载:“范蠡者,字少伯,徐人也。事周师太公望,好服桂饮水。为越大夫,佐勾践破吴后,乘船轻入海,变名姓,适齐为鸱夷子皮,后百余年,见于陶,为陶朱公。复弃之,之兰陵,市卖药,后人世世见之,居于昌虑之华采山。故人因其居为祠以祀之。因名其山为陶山,当时盖在兰陵境云。”在《山川志》中记载:“刘向列仙传陶朱公后弃之兰陵卖药,人世世识见之。昌虑在兰陵境,后人即其故宅为祠,名其山为陶。唐以前已然有碑,疑其义珠者犹以陶朱为义云尔,义珠似无谓。”在《祠祀志》中记载“陶朱公庙在陶山后,薛河上”;在《古迹志》中记载“钓鱼台在陶山后薛河中,高一丈五尺,代经大水,而土不为损土,人云是范蠡钓鱼处,庙基为范蠡宅,山下河边平泽为范蠡湖”。

  打开原著读原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硃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硃公。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硃公。”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硃公。硃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硃公。”

  《列仙传》记述:“范蠡,字少伯,徐人也。事周师太公望,好服桂饮水。为越大夫,佐勾践破吴。后乘舟入海,变名姓,适齐,为鸱夷子。更后百余年,见于陶,为陶朱君,财累亿万,号陶朱公。后弃之,兰陵卖药。后人世世识见之。”

  原来,在《史记》《列仙传》中,都有范蠡“止于陶”“卒老死于陶”“见于陶”的表述。但“陶”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其说不一。这也是造成后世出现多地“倚‘陶’争蠡”的现象。

  范蠡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经商致富而三散其财,在人们心目中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果然,在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范蠡被追封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配享武成王庙;在民间也渐渐将其演化尊奉为“财神”。

  但凡能和范蠡有关联的山水地方,当地人都愿意为范蠡建祠树碑予以纪念。这种纪念,既是对范蠡人格魅力和历史功绩的认可,又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万历《滕县志》关于范蠡的记载,实际上是编纂者考证了境域陶山地理和人文,综合了《史记》《列仙传》等诸多资料后落笔记述的。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应该感谢史书志鉴的编纂者。睿智的他们在浩瀚的历史中洞察秋毫,不放过任何重要线索,才让我们有迹可循,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穿越几千年去感受古人古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
   第3版: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
   第4版: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
   第5版: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
   第6版: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范蠡与陶
先编歌谣再行骗
低处观山风雨佳
史起得志
滕州日报荆泉7范蠡与陶 2022-11-14 2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