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儿歌风靡过大江南北,它旋律优美轻快,歌词简单上口,我小时候几乎把它挂在嘴边:“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成长中,我才知道,蜜蜂的劳动是持之以恒,贯穿一生的,对人来说,同样如此,劳动是人们生活下去的本能。劳动是一个人生存、养家的根本,所谓“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爱劳动的人,不但日子过得穷困,也会被人看不起。明代吕坤说:“懒散二字,立身之贼也。”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都在用劳动表明心志,他们坦然面对困境,劳动在他们笔下是诗意和浪漫的,这是他们的强大精神修为。作为普通的现代人,当一个人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财富,能够养活自己和家庭时,他一定是满心骄傲、意气风发的,劳动让他完成了精神上的自立和内心的修行,虽不能“达者兼济天下”,但一定能“穷者独善其身”。
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但无论种地还是做饭,不管养花还是缝衣,都是一把好手。农村人最大的劳动场所就是田地。春种秋收,朝去夕来,肩扛日光,头顶星辰,腰向大地弯,汗入泥土中。像母亲一样的农村人在土地上挥洒汗水,获取粮食。当春天的庄稼一片青绿,显露出勃勃生机的时候,人们心里多么欣慰和骄傲。这一片青,是希望的象征,是温饱的象征。收获时,它们又把大地扮黄,预示温暖和丰收,人们脸上荡漾着比阳光还明媚的笑容,忙碌着,把它们一一收归仓库,成为一家人一年无忧生活的底气。
父亲是一名电厂工人,经常不在家,但我们依然敬仰父亲,爱着父亲。他的工作在电厂,他劳动的价值体现在机器设备的管护保养,体现在那汩汩流淌在线路里的电流上。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就难以见到光明,没有电,各行各业就难以展开工作。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也在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着财富,医生的手术刀,教师的讲台和教案,文艺工作者的手中的笔、案上的墨,飞奔在街上的快递员,行驶在道路上的公交车、饭店厨师的灶火……劳动串联起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劳动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我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让日子更加和美幸福,并因此珍惜他人的劳动和付出,心存感恩。
所以爱劳动就是爱人生、爱生活、爱社会。人生不息,劳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