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岑岑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当志愿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我的答案。
时光回溯到10年前,当时的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学校组织了一场向贫困山区孩子们捐赠衣物的活动,当我看到他们简陋的环境、贫乏的物资时,内心很是动容,于是向一个品学兼优的小女孩定向捐赠了衣物。本是不经意的举动,没想到半年后收到了她发来的一条短信:“谢谢岑岑姐姐,我会加油的!”这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但我内心却深感温暖,我感到,虽相隔万里,但人与人的善意却可以飞跃距离,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的心中就种下了志愿服务的种子。
后来的日子,我先后参与了义工协会组织的情人节鲜花义卖活动,踏出了志愿活动的第一步,也在朋友的带动下参与了腾讯公益的月捐活动,金额不多但43个月的坚持让我觉得自己福气满满。
直到去年,我成了一名基层团干部,从原来的向志愿活动靠拢变成了志愿活动的发起人,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一年来,我先后组织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50余场,招募志愿者3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800小时,服务群众上万人。忙得连轴转的时候,能喝上一口水都是一种幸福,歇一歇脚都是一种享受,而这些早已化为日常。每当看到群众一个个满意的笑脸时,我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去年春节前后,我们在高铁站广场组织了7天的春运志愿服务活动。临近年关,行人大都行色匆匆,高铁时代人们都轻装上阵,有时候主动上前帮忙会被礼貌拒绝,参加活动的大学生们有些无所适从。为了鼓舞大家,我说:“人们不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是件好事,但如果有人需要帮助,那便说明我们牺牲假期来这里举行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大家打起精神来,我相信,带着真诚和微笑去做事是不会被人厌烦的。”果不其然,没多久就有人主动向我们走来,有咨询乘车问题的老人,有手机没电着急借电话联系家人的妇女,还有在镜头前“剪刀手”的学生,志愿者们也鼓起勇气主动靠前抬运行李,活动渐渐打开了局面。后来还有乘客从包里拿出酸奶执意送给我们,这小小的善意令我感动至今。
开展志愿服务是那么的平凡普通,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有的是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一腔热血;没有海阔天空的无限感慨,有的是无私奉献的一片赤诚。一句温馨的宣传提醒、一次详实的咨询指引、一场精彩的社区文化节、一堂充实的暑期公益课,无不展示着我们的风采。我们用奉献、友爱的信念在前行,用互助、进步的精神在坚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如果13亿多中国人都能学习雷锋,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我为什么要当志愿者,不是做好事,而是把事情做好。这件事,关于奉献与价值,责任与追求,关于爱与被爱,这件事是那么的平凡而温暖。
张岑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