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部旧手机虽只用了5年,可摔过几次,已是伤痕累累;加之内存较小,速度也像蜗牛爬一样慢,开机往往要“喔喔”地转上好大一会。55岁生日那天,女儿送给我一部新的,并帮我把旧手机里的数据信息都拷贝了过去。平时我用手机,也就是接打电话、玩玩微信。什么支付宝、理财通、手机银行、滴滴打车之类的,尽管手机上都有,可从来没自己使用过,有什么事都是让孩子帮着操作,图了个省心省力。
可是,新手机用了还不到一个月,突然有一天不能上网了。赶紧让女儿查看,原来是欠费了。我说不对呀,月初刚交了300元的话费,而我办的套餐每月才28块钱,几乎够用一年的!女儿再查,原来新手机的“移动数据”始终在开着,话费都随着“流量”流掉了,把我心疼得够呛。
老伴在一旁直埋怨我,玩了这么多年手机,你就不会自己看看,这么点小事也得麻烦孩子。懊恼之余,我也不由地反思,手机换卡、基本设置、移动支付……这些事并不复杂,自己动动手完全都能搞定。年轻时,我自己动手攒过收音机,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电脑,还能运用自如地制作课件、PS图片。可随着年龄增大,自己变得越来越懒,手机装卸个小程序、网络订票、手机银行转账等一般的操作,竟都不会弄。自我感觉并不是很笨,很多事也并没有多复杂。不是学不会,只是很多时候,觉得自己老了,脑子不够用了,很多新鲜东西懒得去学。再者,孩子大了,许多事情有了指望,于是心安理得当起了甩手掌柜,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拐棍”。殊不知,如此一来,自己却变得越来越笨拙,越来越迂钝,越来越失能。
想想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对他(她)说,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驾驭生活的本领。假如我们一直越俎代庖,饭要喂到孩子嘴里,扣要给孩子系上,衣服替他(她)洗,凡事帮他(她)做,恐怕他们什么也学不会,只能成为生活的寄生虫。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看来中老年人也是一样,该自己动手的时候就得自己动手,能自己做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一来少给别人添麻烦,二来也不至于变得越来越没用。必须要克服畏难情绪,能自己“走路”还是要自己走,哪怕迈出的步履有些艰难。一旦“拄上了拐棍”,再扔掉可能就不会“走路”了。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稍一懈怠,我们就可能被时代甩在身后。一旦被落下,再想追赶会愈加困难;知识断了层,我们将变得两眼茫然。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掌握新技能,我们才能乘上时代的列车,去领略不曾见过的风景。
生活来不得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中老年朋友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