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盛思文(滕州一中2021级23班)
~~~ 刘向东(滕州一中2023级高一60班)
~~~ 张书豪(滕州市实验小学二年级8班)
~~~ 李秋澎(滕州二中高一21班)
~~~ 李晟泽(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四年级5班)
~~~ 刘如梦(羊庄中学八年级4班)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归来的旅途
盛思文(滕州一中2021级23班)

  迷途的旅人在沙漠中漫无目的地朝一个方向走,他们以为自己一直向前。可事实上,只是绕了一个大圈儿之后回到原地。

  而纵观人们的一生,人们在浩瀚的世界上,用脚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那条路,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个人在青年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埋骨何须桑梓地”背井离乡、只身闯荡的锐气。然而到了中年以后,尝遍人间百味,感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于是踏上了归途。

  在归途中,他会遇到许多他曾遇到的人,看到很多曾看过的风景,会庆幸或懊悔自己当初的某些选择。最终,他回到了家乡。叶落在曾经破土而出的地方。

  一代一代人在延续。除了少部分客死他乡的人,只能在悲哀中首丘。大部分人在重复这个循环,在悲恨相续。

  可是相续的又不仅仅是悲恨。因为在归途中,他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他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坚定自己的一些举措,或者试图弥补另一些举措。人的一生不是由起点向终点的直线,而是闭合的圆形。他已经去过了离出发点最远的地方,现在他要做的是用归来的旅途来弥补剩下的圆形,用它的面积来定义自己的一生。而我们知道,如果他的归途有一小段没有完成,哪怕只有一小段。他生命的圆面积也会变为零。

  所以,归来的旅途不是单纯的人穷则反本,或所谓的衣锦还乡;而是走得太远之后的反思和弥补。他的生命回到原点,但他生命的意义却完成了闭环。而整个人类的文明就在这一个个闭环的继承中拓宽。

  不仅人是这样,物亦如此。文明从蛮荒的原始森林走来,凭借对道德的伸张和对本性的压抑,与动物划清了界线而不断发展。但当礼仪的繁杂达到顶峰,克己复礼的道德埋没了人性时,道德就会逐渐衰退,而本性重新得以伸张。

  这看上去是在从野蛮走向文明,又从文明回到野蛮。但这些所有的归途,无论是从强回到弱,还是从弱回到强,都是过度伸张或压制之后的反馈与调整,都在演绎着盛极必衰的天理,在反复的波动中寻找一个稳定的平衡。

  一切从无中来,又到无中去。

  宇宙起源于奇点,最终也会重新坍缩为奇点。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一直向前,妄图穷尽一切,在穷尽以前就会被抹去。只有归途的加入,才能让人类的生命或是文明的历史成闭合的圆形。归来的旅途,是善始后的敬终,是功成后的守成,是所有事物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指导教师 陈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归来的旅途
如果没有李白
小小植物真奇妙
与书为伴
我学会了种花
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
滕州日报荆泉7归来的旅途 2023-11-25 2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