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杀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又被称作“沉默的杀手”。现在就来说说慢性肾脏病的发现、预防和治疗。
慢性肾脏病的危险人群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高血压患者、高脂血症患者、肥胖、肝炎患者、肿瘤患者、尿路结石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等。
慢性肾脏病的常见表现
多数患者早期无症状或症状很轻,乏力、食欲减退、水肿、泡沫尿、尿液颜色变化大、夜尿增多、贫血和高血压等。
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检查
1.尿常规。尿蛋白(PRO)1+及以上和/或尿微量白蛋白>30mg/L,就要考虑可能患有肾脏病。尿常规检查上显示的尿红细胞(RBC)异常也是发现肾脏病的重要指标之一。2.肾功能。包括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三项。在排除体形、饮食、性别等因素影响,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多提示肾脏损伤已超过百分之五十,需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肾损伤原因,及时治疗以延缓肾脏病进展。3.胱抑素C。胱抑素C是发现早期肾脏损伤比较敏感的指标,如果本身有患慢性肾脏病的高危因素,建议定期检查胱抑素C以便能早期发现肾损害。4.泌尿系彩超。彩超可了解肾脏大小、血流情况,发现多发性囊肿、多囊肾病、泌尿系结石及梗阻性肾病等。
慢性肾脏病如何预防
定期体检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通过尿常规、肾功能的检查就能尽早发现是否存在肾脏病。建议每年进行1-2次体检。
当身体出现以下变化时应尽早就医:(1)排尿的变化。尿色发红或出现尿量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增加,夜尿增多,尿液泡沫浓密且久久不散。(2)身体出现以下不适症状。下肢凹陷性水肿,体重平均每天增加0.5公斤以上,不明原因腰部、背部、下腹部疼痛,高血压、贫血、皮肤瘙痒、全身倦怠。
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及高龄(65岁以上),应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肾功能的检查。勿滥用药物(感冒药、止痛药、中草药)、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保持心情愉悦和规律的生活作息。
如何治疗慢性肾脏病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非替代治疗,另一种是替代治疗。非替代治疗:优质低蛋白饮食加复方-a酮酸(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替代治疗:包括透析疗法和肾移植。如果疾病进展到末期肾衰竭前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推迟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日常管理
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生活规律、适度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游泳、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和过多无氧运动。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需清淡饮食,控制盐的摄入,避免引起水钠潴留、血压升高;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如油炸食品等,以免加重肾脏负担。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牛奶、鱼肉、瘦肉等,以易消化的米饭、馒头等食物为主食,选择含钾低的水果蔬菜。合理饮水不憋尿。不要因为工作忙而让自己没时间喝水,在有尿意的时候也不要憋尿。
若身体没有出现水肿的情况,在感到口渴时就喝水,这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将毒素排出体外。要合理饮水,不喝水或者喝过多水对于肾脏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肾内科 刘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