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心思单纯,从来不害怕黑夜,经常顶着星星和月亮走夜路。我家在山梁高处,外公家在山沟低处,相距两公里,我经常到外公那儿去玩,到了晚上就摸着黑爬山回家。天气不好的时候,就点燃一把稻草柴火,举着火把赶路;天气好的时候,月光皎洁、星辰引路,只需一点点微光,就能在坑洼不平、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蹒跚着走回家。
月光太亮的夜晚,只有稀稀疏疏一些“明星”坚持闪耀,骄傲地向人们展示它们不被月光所掩盖的锋芒。真正星光璀璨、群星如瀑的美景,要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而最佳的观赏季节,当属夏天。忙碌了一整天的农人们,终于在日落西山之后迎来徐徐凉风,大家来到河边戏水游泳,洗去一天的纤尘和疲惫,然后在河边草地上躺下来,听蛙叫蝉鸣交响曲,聊家长里短琐碎事,享受这一份难得的舒适和惬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躺在地上,仰面朝天,凝望着漫天星空胡思乱想,想要数清楚究竟有多少颗星星,数着数着就睡着了。
漫天繁星在巨大的黑色天幕上闪闪发光,有的忽明忽暗眨巴着眼睛,有的默默无言自顾亮着,有的地方密一些,有的地方稀一点,还能隐隐约约看见那条似云似雾的银河。有时天上有云,星星的数量就少了许多,农人们根据云层的厚度和星星的数量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仰望星空有几大乐趣:一是寻找各种星座,可总是看不确切,因为星座的位置总在变化,有时在那个山头,有时在这个树梢。另一乐趣是听大人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我想喜鹊鸟为什么能飞那么高,两颗星星怎么会相遇在一起;还有一大乐趣是期盼流星,运气好的时候,一连可以看到数十颗流星,有的快速移动从茫茫的星群中穿过,然后慢慢消失不见,有的拖着长长的尾巴一闪而过。
仰望星空是人类的理想,也是人类的浪漫,那些乐趣,其实也是人类对神秘宇宙的某种渴求和想象。数万年来,当人类还在高山峡谷、密林深处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时,除了交流吃喝拉撒,人类用原始语言谈论最多的也许就是关于星空的种种猜想。现在,仰望星空还是人类探索宇宙、编织未来梦想的重要工程,研制出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可愈多揭开宇宙的秘密,却愈发感到宇宙的无穷深邃,星空一直引领着人类向前迈进,不知道最终将把人类引向何处。
人们赋予星空太多的想象和意义。星空代表着理想与未来,代表着美好的愿望,每个人都曾有过对着流星许愿的经历,也常常对着星空找寻,哪一颗是你逝去的亲人。仰望星空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的雅趣之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就连孩童都会吟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我正趴在父亲的肩膀上,他扛着我回家。宇宙苍穹、繁星点点,就是因为这样的肩膀和手臂,人类在星空下已经绵延了一代又一代。我假装没有睡醒,任由颠簸,我要继续享有这片刻的美好,为了三十年后我还能对此有所回响。而那时的我并没有预料到,三十年后,父亲已经变成了天上的一颗星,用另一种方式照耀我前行。
去年暑假,我带着儿子到一个小山沟里露营避暑,竟然可以观赏到小时候那样的满天繁星,看星星便成为了我们每天晚上最大的乐趣。儿子在给我和他妈妈拍照时,刚好抓拍到一颗流星,一道白色的亮光由瞬间变成了永恒,儿子兴奋不已,我也终于可以让儿子感受到我小时候那样的幸福了。
后来,在川西草原,在甘肃酒泉、在敦煌、在青海茫崖、大柴旦,我们都有幸看到或拍到星空。地球自转,群星在黑色的天幕上缓缓转动,看那银河璀璨,群星闪耀,我们感受宇宙之大,自我之小。在静谧的星空下,我思索着,这个世界上最广阔的东西,不就是浩渺无垠的星空?而比星空更加宽广无所不包的,是人的内心。也许有一天,人类不再是这个星球上的主宰,但人类的智慧、勇气与爱,将成为星空下永恒不灭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