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缘春:为何“因酒成礼”源自滕州?

  自酒诞生以来,酒与国家、酒与国人爱恨交织、欲罢不能。对于酒的诞生,华夏文明早期,传说仪狄酿美酒献给大禹,大禹饮后虽然赞赏有加,但忧虑美酒误事进而误国误民,于是决定疏远仪狄,并留下“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的预言。

  此后华夏文明几千年,帝国兴衰,帝王更替,一次次证明大禹是预言帝:如夏桀、商纣等国君因沉迷美酒等诸多原因导致亡国身陨。自秦之后,611位皇帝中,隋炀帝杨广与金海陵王完颜亮,虽然成就了一番帝王伟业,但均因酒“败坏朝纲”“淫乱宫闱”而被追谥为“炀”。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家认为:“古代初无尊卑,由谷物作酒之后,始以饮食文化而分尊卑也。”《礼记·乡饮酒义》载:“祭祀,祭酒,敬礼也。哜肺,尝礼也。啐酒,成礼也。于席末,言是席之正,非专为饮食也,为行礼也,此所以贵礼贱财也。”

  据考证:商代每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都有祭祀占卜,或者“殷王一年之中平均两天就要祭祖一次”而且是配以天干地支即当时的天文历法知识来有顺序、有规则地进行。这意味着,“祭”已经不同于原始社会非日常生活的巫术活动,而成为君王及上层集团几乎每日都必须进行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围绕着对祖先神的天天祭祀的仪式和占卜,便正是“礼”的开始。

  “礼”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数千年来一直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标志之一。所谓“制礼作乐”便是将虽有久远历史却未有定型规范的原始歌舞即巫术活动,通过以祭礼为中心,结合日常生活习俗,延蔓发展,最终造成了“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即一整套秩序井然的非成文的法规准则。

  发掘于滕州的北辛文化,诞生最早的“礼”文化,起源于北辛先民的生活劳动之中,发展形成于奚仲的“车服礼仪”制度,其后的仲虺、孔子、孟子、叔孙通、公孙弘等人都在此领域做出特殊的贡献。尤其是滕州人叔孙通,他参照古礼,为汉王朝制定礼仪制度,成为以后历朝修礼的基本礼制模式,叔孙通的“礼国”制度源自“北辛文化”。

  1994年春天,以胡秉华教授为组长的山东省考古队在滕州市前掌大村考古发掘出8只铜鼎,其中3只装满了液体的青铜提梁卣,经检测是3000年左右的酒,也就是中国最早的“礼酒”,该项考古荣获1994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7年之后,滕州岗上遗址考古项目成功入选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所以,大量的考古证明,今缘春所在的滕州是中国酒文化“圣地”。

  (本文作者: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今缘春首席酒文化顾问何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滕州风物
   第7版:荆泉
   第8版:专题
今缘春·好善山东·中华善城酒文化研究系列成果之二
今缘春里有中华最早的家?
今缘春·好善山东·中华善城系列酒文化研究成果之三
今缘春:为何“因酒成礼”源自滕州?
滕州日报专题8今缘春:为何“因酒成礼”源自滕州? 2024-05-09 2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