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唐宝民
~~~ 陈鲁民
~~~ 刘绍义
~~~ 祁文斌
~~~ 王中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班固的失误
祁文斌

  东汉的班固与《史记》的撰写者——“太史公”司马迁,并称“班马”,是中国历史上名垂千古的史学大家。但鼎鼎大名的班固最后“死狱中”(《资治通鉴·卷四十八》),不得善终,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的失误。

  《后汉书·卷四十下·班彪列传第三十下》记载: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

  俗话说“宰相的家人七品官”。班固虽不是宰相,其家仆也狂得没边,连京都的父母官都不放在眼里,妨碍了人家的车骑,非但不认错,还无理取闹,借着几分醉意,把人家大骂一顿。洛阳令种兢很生气,但“打狗还得看主人”,碍于班固的面子,更忌惮班固背后的“靠山”——国舅窦宪,只得咽下了这口恶气。但那份“怨”终归算结下了,怀恨在心。

  班固缺乏管教的子孙们目无法纪,恣意妄为,让其他官吏很头疼,苦恼不已。

  因为北征匈奴有功,“大将军”窦宪威震朝野,权倾一时。后来,窦宪因“密谋叛乱”东窗事发,作为窦府红人与座上宾的班固,自然难脱干系,被“株连”下狱。随后,岌岌可危之际,班固平素“不教学诸子”所种下的祸端便凸显了出来。

  于是,班固家仆曾冒犯过的洛阳令种兢伺机而动,见缝插针,落井下石,行挟私报复百般陷害之能事。火上浇油,雪上加霜之下,此时的班固百口莫辩,难逃一死了。

  按说,原本没有实质性参与“谋乱”的班固,罪不至死,况且因文采出众,班固又深得汉和帝的器重。谁能料想,名满天下的班固最后仍然在“底下人犯错”这种“无足轻重”的小事上栽了跟头?

  “蚁穴失察必崩大坝”。细微末节的疏忽,亦可招致杀身之祸。

  在做人处世方面,班固有欠缺。教子无方,疏于管教家人、奴仆,成为其人生旅途中的利刺和羁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关注2024年中考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当骗子也需要有敬业精神
押 题
酋比酒香
班固的失误
换蛋救鸟
滕州日报荆泉7班固的失误 2024-06-14 2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