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班有个同学带零食被老师批评了。你猜是谁?”“哎呀,怎么又跟我聊上了,赶紧写作业。”每次女儿写作业时,总会跟我聊学校发生的事,让我又气又恼。
女儿正在上小学,近期她总是一边写作业,一边跟我聊天,不但使效率下降,而且还时常写错生字、算错数学题。我严肃地盯着她,厉声说:“老师允许学生一边上课一边聊天吗?写作业的时候不要再说话了。”“不就是说句话吗?”女儿小声地嘟囔了一声。我气得要命,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幸运的是,在一次家庭教育讲座中,86岁的心理专家张梅玲提出与孩子沟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我觉得很有道理,并意识到,每次打断女儿的话,并严厉地批评她,会伤害孩子的心灵,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她改掉坏习惯,还会使她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我决定改变沟通方式,学着做个有耐心的妈妈,尽量避免发脾气,同时,抓住机会,因势利导。
“妈妈,因为今天下雨,我们没有上体育课,真无趣!”一天晚上,女儿正读着英文单词,突然停下来对我说。“哦,那真是可惜。”我接过女儿的话,同时,迅速打开手机查阅明天的天气预报,安慰她:“明天是个大晴天,你们肯定能上体育课。”
女儿拍了拍小手,开心地说:“太好了!”我抚摸着女儿的头说:“如果早点写完作业,就能早点睡觉,这样明天可以精神饱满地上体育课。”女儿点了点头,开始大声朗读英文单词。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女儿一边做数学题,一边跟我聊天:“妈妈,我们今天换座位了。我又挨着菡菡了,对了,我的前桌也换了,是阿墨。我们几个可是好朋友。”说这些话时,我看到她计算的一道分数加法题得数没有进行简算,还有一道脱式计算题忘了加括号。为了让女儿给自己的错误埋单,我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结果,转天女儿的作业本上多了两个红叉。放学后,她一脸不悦地说:“今天真倒霉,因为数学作业错了两道题,老师说我不仔细。”我走上前边安慰边教育:“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啊?”“因为写作业的时候聊天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那下次做作业的时候,该怎么做呢?”“不聊天了,认认真真地写完作业再聊。”
就这样,在我不断地引导和纠正下,女儿逐渐改掉了边写作业边聊天的毛病,还和我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在亲子沟通的道路上,我们既是引导者也是学习者。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深刻体会到,耐心和智慧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它们不仅帮助我们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教育家朱永新所言:“没有良好的‘关系’,就没有很好的教育。”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用温柔且坚定的话语,为他们筑起生命深处的安全感。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亲子沟通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