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读《一个人的西部·致青春》有感
徐静
~~~ 彭涛
~~~—— 读《唐诗中的绿水青山》
徐晟
~~~—— 读梁衡《心闲天地宽》
王艳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梦绿水青山,品味唐诗风韵
—— 读《唐诗中的绿水青山》
徐晟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时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忘却了那份对自然的向往与敬畏。然而,当我们翻开王士祥的《唐诗中的绿水青山》时,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千年前的山水之间,感受到纯净与宁静。

  《唐诗中的绿水青山》不仅是一部关于唐诗的赏析之作,更是一部关于自然、关于生活、关于心灵的启示录。王士祥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从唐诗中提炼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环保主题,将崇尚自然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精神巧妙地融入其中,让我们在领略唐诗韵味的同时,也能深刻反思当代社会的环境问题。

  书中以“三名”为主线,即名人、名胜、名篇,通过讲述诗人们与山水之间的故事,让我们领略了跨时空的山水之美。从“挥毫嗜酒颇癫狂”的李白,到“桃花溪美神仙境”的王维;从“青山绿水入诗来”的杜甫,到“一路青山一路歌”的刘禹锡,每一位诗人都与山水有着不解之缘。他们的诗篇,或豪放不羁,或清新脱俗,或深情款款,或慷慨激昂,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山水世界。

  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到那些令人陶醉的山水诗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象;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意境;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深沉感慨;刘禹锡的《竹枝词》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的温馨画面。这些诗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让我们对诗人们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诗歌有了山水,便有了灵气;山水有了诗歌,就有了生命。那些原本冰冷无情的三山五岳、江河湖海,因为诗歌,便拥有了独特的人文情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北固山下的长江水,曾逗留了王湾的脚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的月光,曾照亮李白离家的路;“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的景色,美得让王维沉醉……

  除了品味唐诗风韵,王士祥教授还为我们揭示了唐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当我们身心疲惫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给了我们心灵的憩息;当我们遭遇挫折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给了我们坚韧不拔的希望;当我们想要半途而废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给了我们继续攀登的信心。

  书中,王士祥教授还以专题化、故事化的形式,系统解读了唐诗中关于绿水青山的文化意蕴,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了唐诗的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果。

  总之,《唐诗中的绿水青山》是一部充满智慧与趣味的佳作,它让我们在领略唐诗韵味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愿我们也像唐代的那些诗人一样,拥有一颗热爱自然的心。在闲暇的时候,放下尘世的纷扰,去嗅一嗅路边的花香,听一听檐下的雨声,找一处属于自己的绿水青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给予梦想向上的力量
慢慢读,欣赏啊
寻梦绿水青山,品味唐诗风韵
寻找阅读的意义
滕州日报荆泉7寻梦绿水青山,品味唐诗风韵 2024-07-18 2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