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季”是职业乐团核心艺术生产和演出的年度规划。每当进入下半年,各大乐团便开始纷纷发布音乐季。
音乐季与职业交响乐团发展紧密相关
音乐季与职业交响乐团的兴起和发展紧密相关,一个音乐季一般从当年的9—10月延续到次年的5—6月,由二三十套音乐会构成。乐团往往会将音乐季的演出计划和日程安排提前公之于众,营造十足的期待感。音乐季最早可追溯到西方民间的节日庆典演出,如春季以复活节为中心的演出系列、冬季以圣诞节为中心的演出系列,演出一般持续两三个月,时长和一个季节的时间差不多,这种演出被视为音乐季的雏形。对于职业交响乐团来说,音乐季不仅是艺术创作和演出的平台,也是人才培养、经济运作的重要手段。
随着音乐季制度的流行,各大乐团的策划越来越开放多元,在保持传统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有意识地为观众呈现丰富的音乐流派、新的音乐元素。音乐季期间往往还会举办讲座、工作坊和儿童音乐会等,向公众普及音乐知识,实现音乐的美育功能。
为音乐季融入中国色彩
作为“舶来品”,音乐季的概念自引入我国起,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悄然改变着国人的音乐审美观念与欣赏习惯,也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中国色彩。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城市成立自己的交响乐团,并实施音乐季制度。音乐季的演出内容也从最初的以西方经典作品为主,逐渐扩展到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以及民乐、现代和当代的音乐作品。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认为,以自然年来规划乐季,不仅能使乐季演出窗口与中国传统节日完全契合,而且填补了西方跨年音乐季模式中的“暑假”空档期,更符合中国观众在假日走进剧院的习惯。
在中国,音乐季不仅是大城市的文化名片,也变得更接地气。如今年开始举办的“四时有序·自然有声”成都乡村音乐季,把音乐季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结合,从今年3月到明年2月期间,将围绕节气的时间节点开展近百场乡村音乐会,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音乐季还在线上发力,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云上音乐季”等系列音乐直播活动,打造精彩纷呈的“云端”音乐盛宴,用多样化的音乐形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奏响中国旋律。
以高品质音乐季助力音乐创新发展
纵观音乐季的发展历史,其为乐团实现管理程序化、市场国际化提供了条件,是提高乐团艺术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成功的音乐季,应使乐团获得自身发展,实现艺术品质、成本核算、演出收入、社会效益之间的均衡,同时应充分满足观众的音乐审美需求,起到普及音乐知识和音乐美育的作用。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