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一类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室内污染、环境与职业暴露等。按病程可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特征为呼吸道症状加重,如咳、痰、喘次数增多且剧烈,严重者呼吸困难,需要改变治疗方案,如增加药物剂量治疗,甚至需要住院治疗。稳定期特征为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如果慢阻肺反复急性加重会导致肺功能越来越差,易发生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所以慢阻肺稳定期的护理非常重要,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症状、避免肺部感染、降低经济负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慢阻肺患者稳定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1.戒烟 戒烟是降低慢阻肺发病风险,延缓肺功能下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自己不吸烟的同时,也要禁止他人在房间内吸烟,尽可能避开吸烟的场所。香烟烟雾中含有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吸入的有害物质使气道上皮的纤毛遭到破坏,功能受损,降低局部的抵抗力,香烟烟雾能促进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及引起气管的痉挛,导致气道阻力增加。
2.呼吸训练 目的:改善换气功能,增强患者体质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强化有效的咳嗽、强化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协调性。
方法:(1)缩唇呼吸方法。坐姿或站立,放松身体,保持舒适的姿势。嘴唇微微收缩,将嘴唇闭合,留小缝隙,慢慢深吸气,将气息吸入腹部和胸部,同时感觉唇部的轻微阻力。在吸气后,保持呼吸1-2秒钟,慢慢呼气,感觉唇部阻力,重复以上步骤,每次进行10-20次的呼吸练习,每天训练3-4次。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缩唇式呼吸训练时,要保持呼吸平稳,不要过度用力或者屏住呼吸。
(2)腹式呼吸方法。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放松全身,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吸气,用口呼气;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3-5秒,屏息1秒,慢呼气3-5秒,屏息1秒,每次重复8-10次,每天练习3-4次。
3.排痰 有效排痰对于慢阻肺患者稳定期至关重要,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缓解呼吸困难。可采取以下措施:(1)轻拍背部:轻轻拍打后背,帮助痰液震荡排出。(2)适量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可以有效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4.运动 慢阻肺患者可以通过有氧和无氧运动来提高患者全身耐力,改善心肺功能,如适当举重、健身运动、慢骑自行车等。
5.家庭氧疗 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大脑功能,延缓病情发展。一般是经鼻导管吸入氧气,常用流量为1.0~2.0L/min,推荐吸氧持续时间>15h/d,夜间氧疗更有效。
6.补充营养 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适当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等;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忌烧烤、忌酒。
7.接种疫苗 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慢阻肺患者本身免疫力低,在冬季来临之前注射流感疫苗有助于增加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流感疫苗可每年给予1次(秋季),>65岁或<65岁且FEV<40%预计值的慢阻肺患者推荐使用肺炎球菌疫苗,每5年1次。
8.避免感冒 感冒可诱发和加重病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开窗通风,避免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勤晒衣被,注意清洁卫生;感冒流行季节,尽量不要进入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口罩。
9.药物治疗 慢阻肺是全身性疾病,不仅会对人体肺功能造成损害,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全身免疫系统和抵抗力,每次急性加重会使肺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甚至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和肺组织彻底丧失功能、呼吸衰竭和全身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慢阻肺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切忌自行减药或停药;正确使用氧疗装置,坚持定期复诊,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
枣庄市胸科医院 庞传梅